左翼电影

作品数:470被引量:63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欧孟宏松丹铃罗素敏杨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电影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实基底、革命想象与影像本体意识——唐纳的电影批评与理论研究
《电影评介》2024年第5期1-7,共7页丁亚平 张曼君 
20世纪30年代,党的“电影小组”和“影评人小组”在多位左翼电影人努力推动下成立。作为“影评人小组”的骨干成员,唐纳见解独到、笔锋犀利,发表了大量左翼电影文论,不仅满腔热情为创作鼓与呼,还抨击“软性电影论”者,为电影创作界树立...
关键词:左翼电影 影评人 电影批评 影像本体 西方电影理论 唐纳 软性电影论 创作界 
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发展之路
《北京教育(高教)》2021年第7期8-8,共1页钱军 
从20世纪30年代艰苦卓绝的"左翼电影",到40年代国民政府电影教育初创,再到窑洞中建立起的延安电影团与鲁迅艺术学院、历经万险接管"满洲映画"、创业东北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序幕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征程逐渐拉开。1950年,在...
关键词:东北电影制片厂 新中国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 延安电影团 左翼电影 满洲映画 鲁迅艺术学院 表演艺术 
浅析左翼电影时期两类作曲家群体创作特征的异同——以贺绿汀和聂耳为例
《戏剧之家》2021年第1期148-149,共2页王若松 
左翼电影时期不仅涌现出了许多具有较高水平的反帝反封建的影片,电影音乐也进入了一个创作高潮期。电影歌曲作为本时期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留下了许多传唱至今的名篇。在这些优秀的电影歌曲背后,必定有着十分优秀的作曲家的支持。本文...
关键词:左翼电影 电影音乐 电影歌曲 作曲家群体 贺绿汀 聂耳 
“史论”体范式与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史家的史观和史学方法论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9年第3期87-94,I0006-I0008,I0003,共10页陈山 
关于电影史观与史学方法的探讨,其表层是电影史著书写中史料与史论的关系与构成问题,本质上是在一个全球化的崭新文化视野下中国电影史学的学术主体性如何评估和如何安置的问题。在中国电影史学领域,对于这一命题自觉和认真反应的是20世...
关键词:“史论体”史学范式 左翼电影史学 学术自主性与原创性 
袁牧之创作之维:女性主体、群像悲剧与人道主义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19年第14期13-16,共4页张琳 柳宏宇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8ZD14)
袁牧之被誉为影坛的“千面人”,集表演、剧作、导演和电影事业家于一身,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早年参加剧社表演与创作,在当时的很多期刊上发表小说与剧本,随后主演了电通公司的《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生死同心》...
关键词:左翼电影运动 中国电影史 袁牧之 电影事业 《都市风光》 《风云儿女》 女性主体 有声片 
探析大时代背景下的影视作品创作——以《小玩意》为例
《传媒论坛》2018年第24期168-169,共2页王慧雅 
不同年代的电影作品,必定反映着那个时代特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本文以孙瑜导演的电影《小玩意》为例,分析影片在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在反映时代情绪、呼吁抗日救亡理念、迎合民众情感宣泄的同时,亦显露出导演本人强烈的个人风格。
关键词:孙瑜 左翼电影 30年代电影 民族主义 
美国左翼电影文化阵地——《影痴》评介
《电影评介》2016年第12期68-72,共5页李婧 李华 
2014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影学前沿及其演进分析"(项目编号14WYC043)的阶段性成果
《影痴》(Cineaste ISSN:0009-7004)杂志创刊于1967年,是美国纽约出版的一本电影类季刊,定位为美国领先的关注电影艺术和政治的杂志,刊载美国和其他国家电影摄制花絮、影评、新片和电影节评比情况介绍。该杂志不靠任何电影公司或者...
关键词:资金运营 艺术基金会 文化阵地 纽约艺术 出版发行 一本 编辑部成员 编委会成员 影评人 低俗小说 
“离去”与“归来”:沈西苓电影艺术个性新探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161-162,共2页李苒 张松滨 
一、"归去来兮"中的沈西苓 沈西苓是和左翼电影运动(或新兴电影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在被称为"左翼电影年"的1933年,他以极大的创作热情拍摄了《女性的呐喊》(1933)、《上海二十四小时》(1933)。虽然《上海二十四小时》被中...
关键词:新兴电影运动 艺术个性 左翼电影 艺术感染力 创作热情 国产影片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新电影的诞生是时代精神和市场需求的产物——以新华影业公司1937年出品的《青年进行曲》为例被引量:5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袁庆丰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是史有定论的国防电影。作为国产主流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电影和新市民电影既是电影市场和时代需求双重挤压下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同一文化生态下相互渗透、影响的文化产品。张善琨主导的...
关键词: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新市民电影模式 市场 
电影史学的建构 对《中国电影发展史》文本的史学研究被引量:24
《电影艺术》2008年第6期101-109,共9页陈山 
"十七年"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聚焦点,就是新中国电影的传统究竟何在的问题。《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学术上确立了中国早期电影——左翼电影——延安电影——新中国电影的主流构架,使得对1949年前"上海电影"的研究才有了可能。其"发展史"研究...
关键词:《中国电影发展史》 史学研究 中国电影史 文本 中国早期电影 “十七年” 左翼电影 历史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