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电影

作品数:75被引量:1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贾冀川张春田彭丽君史博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交际》《新民周刊》《当代电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袁牧之引退原因献疑
《文艺争鸣》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丁珊珊 
袁牧之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20世纪30年代,他是一位成就斐然、享誉上海滩的左翼艺术家:从剧人起步,后踏入沪上影坛,主演了《桃李劫》(1934年)、《风云儿女》(1935年)、《生死同心》(1936年)、《八百壮士》(1938年)等左...
关键词:袁牧之 延安电影团 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中国电影史 《都市风光》 革命理想 舞台剧 
中国早期电影结局的演化与现代国家建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131-143,共13页安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BC035)。
在中国早期电影中,从20世纪20年代的家庭伦理片、30年代初国片复兴运动的悲情伦理片到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抗战电影、40年代的战后电影,其结局整体上呈现出从“天良发现”到“寻找出路”再到“根本解决”的演化路径。电影结局的演变、...
关键词:中国早期电影 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抗战电影 国家建构 
全民抗战时期电影的主流表述与社会影响——以1937~1945年粤港国防电影为例
《艺术研究快报》2023年第4期382-387,共6页杨婕 张雨瑄 
1936年上海电影救国会成立,第一次提出“国防电影”的口号,标志着国防电影的开始,香港受上海影响也开始国防电影创作,其中不乏兼具粤港共同文化的粤语国防电影。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香港成为故事片创作核心地。电影人南下,这推动第...
关键词:粤港国防电影 全民抗战时期 主流表述 社会影响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香港地区的电影活动(1937—1941)——以粤语片为中心的考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年第10期81-89,共9页李笑颖 
抗战时期,为使粤语片配合抗战宣传以及利用香港地区电影产业,国民政府对粤语片的管理从方言的声音层面转向题材内容,并通过非常时期电影检查所“取缔与倡导并重”;官营电影机构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以行动之倡导”,分别在...
关键词:国民政府 粤语片 官营电影机构 香港地区国防电影 
拓展国片市场与建立抗战统一战线:1938年“国防电影”在马来亚
《当代电影》2023年第8期81-88,共8页杨俊芳 李晓红 
2022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闽南语电影在新马的传播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1935—1965”(项目编号:FJ2022C065)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爆发后,马来亚华侨积极支持国内抗战。建立抗战救亡统一战线成为1938年马来亚华人救亡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国防电影”由于其宣传与教化功能而成为构建抗战救亡统一战线的工具。本文从中英文史料出发,梳理1938年马来亚市场上的“...
关键词:马来亚 抗战救亡 “国防电影” 国片市场 抗战统一战线 
抗战期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国防电影宣传
《艺术传播研究》2023年第2期69-81,共13页徐国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16ZDA188)的阶段性成果。
抗日战争前后的“国防电影”,是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以宣传抗战和团结爱国为核心的、表现民族不屈意志的电影艺术潮流。当时上海的不少电影期刊在宣传国防电影方面,经历了氛围营造与理论铺垫、具象宣传与影响提升、隐性宣传与概念扩容...
关键词:上海电影期刊 国防电影 民族立场 民族精神 宣传 
把电影看作“事件”:从《热血忠魂》在南洋首轮影院放映说起
《电影评介》2022年第18期8-13,共6页周倩闻 
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监制,中国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中制”)出品,袁丛美编导的抗战电影《热血忠魂》于1938年摄制完成。目前学界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一般见于“中制”、袁丛美、黎莉莉等与该影片的相关机构及人员研究[1],或在关于国防电...
关键词:国防电影 中国电影制片厂 抗战电影 黎莉莉 中制 热血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实践考索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2年第14期55-60,共6页乔洁琼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入了电影界,通过电影创作、电影批评、理论译介等对中国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影响,推动和主导了左翼电影(1)运动。1937年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上升,党站在救亡图存的最前线,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建立,...
关键词: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电影批评 电影实践 文化领导权 电影创作 文化理念 精神内核 
感知多重奏: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感知结构(1930—1937)
《文化学刊》2021年第12期99-103,共5页邢雁冰 
20世纪30年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角力不断,电影作为当时的新媒介,成为各政治派系、各艺术主张争夺的新场域。本文以电影史为主要取径,以时间为轴线,透过对1930至1937年电影的类型建构与分析,探究其间多重性与异质性的由来,了解什...
关键词:感知结构 国防电影 软性电影 左翼电影 传统电影 
“国防电影”的典型——《狼山喋血记》
《戏剧之家》2021年第31期162-163,179,共3页母翔翔 
“国防电影”因为存在时间短,出产作品少,又处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所以其作为一项独立电影运动和思潮的意义没有被清晰地认识。费穆创作的《狼山喋血记》作为国防电影运动的“第一个典型”,对于考察这次电影运动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防电影 《狼山喋血记》 费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