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穆

作品数:268被引量:2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萌吴迎君袁庆丰聂欣如何莹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曲介入中国早期故事片的实践与批评——兼谈费穆《前台与后台》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4期100-102,共3页乔夏楠 
中国戏曲不仅是民族传统艺术形式,还是写意式的审美典范。戏曲(尤其是京剧)兴旺发展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正是中国早期故事片勃兴的时期,故事片对戏曲元素片段化、图案化的攫取实际上是作为文化经验的戏曲朝向电影的介入。然而,同一...
关键词:戏曲 故事片 《前台与后台》 
论“中国型”科幻电影的审美建构与文化生成
《剧影月报》2025年第1期1-3,共3页候雅涵 
常州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乡土电影的镜像美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MF22020149。
柯灵在《回眸看费穆(代序)》中提出:“如何使电影这一门与现代科学技术、工艺商情密切相关的外来新兴艺术具有鲜明的中国味,是个非常艰深的课题……但中国电影不打‘中国牌’,到头来恐怕很难真正成气候。”进入21世纪,或许是由于电影创...
关键词:科幻电影 宁浩 费穆 新生代导演 审美建构 电影创作 电影的本质 新兴艺术 
人心如猿,人意似马:镜游美学与《小城之春》情动机制
《东南传播》2024年第12期107-112,共6页张福星 吕培铭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0)子课题“中国特色电影学术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镜游”美学是林年同先生为建立中国电影美学身份而做的一次尝试,但因其早逝而留下不少亟待补充的含混之处,其对“中国性”的武断界定和不少以偏概全的总结,也让其招致不少批评。本文认为谈论中国电影美学问题不能仅涉及形式,而是必须...
关键词:心猿意马 情动 镜游 中国电影美学 费穆 
只此“先锋”,如何“电影”?——《河边的错误》之改编评析
《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6期72-76,共5页沈嘉达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三种文化’视角下的获奖作家作品研究”(项目编号:21D109)的阶段性成果。
余华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在兜兜转转30多年后终于被魏书钧拍摄成了同名电影。令人惊奇的是,以区区3000万的小成本,收获了超过3亿元的票房[1],并成功入围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官方单元,斩获了第七...
关键词:戛纳电影节 最佳影片奖 费穆 新锐导演 同名电影 先锋文学 成功入围 魏书 
当代戏曲电影在“虚实相生”中探寻中华之大美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衡娟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戏曲的种类多达350余种。不同的方言体系、生活习俗造就了地方剧种个性十足的表演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故事题材。而当戏曲被搬上大荧幕之后,电影本身多元包容的表达手段便让戏曲的多元性和地方特色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关键词:《天仙配》 《十五贯》 地方剧种 黄佐临 吴祖光 桑弧 费穆 戏曲电影 
《不止不休》:记者与受众共生下的“共情”
《现代青年》2024年第8期79-81,共3页陆安楠 
《不止不休》,乍一听,又是一部冷门电影。但早在2020年,这部电影就已经薪露头角,在威尼斯和多伦多电影节拿了提名,又在平遥影展拿下了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可惜的是随后电影也就此悄无声息。直至2023年,这部电影才正式在影院与大众见面,...
关键词:最佳导演奖 多伦多电影节 费穆 影片内容 威尼斯 
从小说到电影:《河边的错误》中先锋叙事的延续与演进
《艺术家》2024年第6期152-154,共3页朱雪婷 
电影《河边的错误》改编自余华1988年发表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刑警队长马哲与同事侦破一起发生在小镇河边的杀人惨案并触发后续多起命案的故事。该片自上映以来就收获了较高的关注度,同时在国际电影节中频频亮相、备受瞩目。其中,在第...
关键词:戛纳国际电影节 刑警队长 最佳影片 先锋叙事 费穆 迷影 电影摄影师 余华 
自反性与现代性:论《小城之春》的媒介意识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康宁 王倩菲 
《小城之春》被称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这部影片承载了费穆将民族风格和现代电影语言相融合的艺术追求,堪称费穆导演的集大成之作。以媒介作为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充分发掘《小城之春》的影史价值,为新时代下我国民族电影的现代...
关键词:《小城之春》 费穆 媒介意识 现代性 自反性 
以费穆与崔嵬戏曲电影创作为例看戏曲片的“超媒介”与“去媒介”
《东南传播》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李云平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23年度中央戏剧学院学生项目“从电影再媒介化看戏曲片‘超媒介’与‘无媒介’的两种矛盾--以费穆与崔嵬戏曲片创作为例”(课题编号YNXS2309)成果。
戏曲片作为中国独有的片种,展现着与一般故事片不同的艺术规律,在创作中汇聚了电影二度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深入研究崔嵬和费穆的戏曲电影创作观念,可以发现崔嵬致力于“去媒介性”,试图在电影作为再媒介化工具的视域中最大程度地消隐...
关键词:戏曲片 “去媒介化” “再媒介化”崔嵬 费穆 
现象学视野中的《小城之春》(1948)
《探索与批评》2024年第1期118-134,共17页窦苗 
受电影学者维维安·索布切克(Vivian Sobchack)和珍妮弗·巴克(Jennifer Barker)的“电影身体”和“观影身体”概念启发,本文用现象学的方法来探究费穆《小城之春》的审美观。1948年,费穆有意颠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社会批判派电影中...
关键词:电影身体 观影身体 《小城之春》 费穆 现象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