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

作品数:470被引量:64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欧孟宏松丹铃罗素敏杨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国防电影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早期电影结局的演化与现代国家建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131-143,共13页安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BC035)。
在中国早期电影中,从20世纪20年代的家庭伦理片、30年代初国片复兴运动的悲情伦理片到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抗战电影、40年代的战后电影,其结局整体上呈现出从“天良发现”到“寻找出路”再到“根本解决”的演化路径。电影结局的演变、...
关键词:中国早期电影 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抗战电影 国家建构 
袁牧之引退原因献疑
《文艺争鸣》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丁珊珊 
袁牧之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20世纪30年代,他是一位成就斐然、享誉上海滩的左翼艺术家:从剧人起步,后踏入沪上影坛,主演了《桃李劫》(1934年)、《风云儿女》(1935年)、《生死同心》(1936年)、《八百壮士》(1938年)等左...
关键词:袁牧之 延安电影团 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中国电影史 《都市风光》 革命理想 舞台剧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实践考索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2年第14期55-60,共6页乔洁琼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入了电影界,通过电影创作、电影批评、理论译介等对中国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影响,推动和主导了左翼电影(1)运动。1937年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上升,党站在救亡图存的最前线,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建立,...
关键词: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电影批评 电影实践 文化领导权 电影创作 文化理念 精神内核 
感知多重奏: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感知结构(1930—1937)
《文化学刊》2021年第12期99-103,共5页邢雁冰 
20世纪30年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角力不断,电影作为当时的新媒介,成为各政治派系、各艺术主张争夺的新场域。本文以电影史为主要取径,以时间为轴线,透过对1930至1937年电影的类型建构与分析,探究其间多重性与异质性的由来,了解什...
关键词:感知结构 国防电影 软性电影 左翼电影 传统电影 
“抗日神剧”从何而来?--中国电影史角度的抗战电影源流与发展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1年第18期28-32,共5页王若璇 袁庆丰 
“抗日神剧”的出现与热播是过去十年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当下角度而言,它既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向之一,也是中国影视文化的组成部分。“抗日神剧”从何而来?从电影史的角度而言,通过梳理1949年前左翼电影以及由此转化而来的国防电影和...
关键词:“抗日神剧” 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抗战电影 
1937~1945年中国电影文化生态中的抗战电影研究——兼析影片《日本间谍》(1943)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3期148-153,共6页袁庆丰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361945年中国国防电影与抗战电影研究”(16YTB021)。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战前已然形成的中国新电影形态,在整体上并没有被战火摧毁,只是被分割进入并依附不同的地缘政治继续发展前行。上海"孤岛"和沦陷区接受容纳了新市民电影和国粹电影,同时复兴了战前被新电影淘汰出局的旧市民电影,...
关键词:“孤岛”电影 沦陷区电影 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抗战电影 《日本间谍》 
从《狂流》到《马路天使》:左翼电影大众化理想的曲折实现被引量:2
《未来传播》2021年第3期91-98,126,共9页陈荣 周安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18ZDA262)。
在文艺大众化的影响下,左翼电影提出"电影大众化"口号,试图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驱动电影创作,以电影的"大众化"来"化大众"。初入电影界的左翼影人对电影的认识与电影创作规律、市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电影大众化"受阻。在国防电影阶...
关键词: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电影大众化 
国防电影:困境中的艰难突围——以电影《壮志凌云》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45-156,共12页张新英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5FYS008)的阶段性成果。
1936年底,由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壮志凌云》在经历上海租界工部局的禁映和重审风波后终于化险为夷,获准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这部被新华影业公司寄予厚望的"有声革命巨片"不负众望,以其宏大的艺术野心和过硬的制作质量,成为非常时期...
关键词:国防电影 《壮志凌云》 禁映 家国隐喻 吴永刚 左翼电影 
香港抗战电影的文化逻辑与历史贡献——以《万众一心》(1939)为例被引量: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72-81,共10页袁庆丰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36-1945年中国国防电影与抗战电影研究”(项目编号:16YTB021)。
从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到1939年年底,中国内地的官方电影制片厂和香港私营公司一共出品了41部抗战电影。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只有3个,全部属于香港出品。而从1937年到1945年整个八年全面抗战期间,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抗战电影只...
关键词:抗战 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抗战电影 《万众一心》 香港电影 
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流变——从左翼电影、国防电影和抗战电影说起被引量:18
《学术界》2020年第1期170-177,共8页袁庆丰 
对“红色经典电影”的研究,以往其起点大多指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量出现并形成模式的革命题材电影,源头是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实际上,“红色经典电影”的起点和源头,均为1932年出现的,以阶级性、暴力性与宣传...
关键词: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抗战电影 红色经典电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