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戏剧

作品数:9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时学李致葛飞朱卫兵简贵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30年代左翼戏剧理论与批评的流变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91-99,共9页罗冰 
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文学创作发生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文艺大众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等左联理论与创作主张,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戏剧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抗战的到来,“抗战”成为时代...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左翼戏剧 戏曲大众化 国防戏剧 旧剧现代化 
夏衍剧作中的上海弄堂房子:从日常生活空间到左翼戏剧空间
《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187-195,共9页李星辰 
上海弄堂房子是夏衍剧作中反复出现的典型空间。考虑到其左翼作家身份,夏衍如何通过对这一日常生活空间的处理实现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传达,就成为值得追问的问题。弄堂房子的特殊历史、双重性质与内部空间的非均质性特点为夏衍的艺术创造...
关键词:夏衍 戏剧空间 上海弄堂 日常生活 左翼戏剧 
如何呈现民众之“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左翼戏剧“难题”与张瑞芳的早期表演被引量:1
《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3期94-103,112,共11页罗雅琳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论文献汇校释读”(项目编号:22XNQT48)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民众之“美”的呈现,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左翼戏剧中的一大难题。民众的角色定位和舞台形象是通过“明星”来具体落实的,由此,“明星”构成了考察这一问题时的重点。在抗战话剧“四大名旦”中,张瑞芳被称为“北国女儿”,暗示着她是...
关键词:张瑞芳 “四大名旦” 左翼戏剧 民众形象 
“大众化”与“化大众”的有机互动--再谈20世纪30年代工人戏剧运动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2期143-146,共4页徐馨蓉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界推动的“文艺大众化运动”试图将文艺作为手段以完成“化大众”的政治目标,这一运动引发了广泛影响。然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化水平失衡带来的限制,工人戏剧的出现则成为解决这...
关键词:文艺大众化 左翼戏剧 工人戏剧 
“诉苦”叙事与1930年代左翼戏剧的情感政治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7期96-113,共18页徐璐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再塑工人——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的情感政治”(CXYJ21-14)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新文学学术史研究”(20AZW015)中期成果。
1930年代的革命知识分子注重发掘戏剧的政治性功能,围绕“诉苦”从内容结构和形式技巧等层面建构情感动员机杼。无论是调动阶级政治、民族主义的话语装置以提升“诉苦”的现代性意涵,还是在形式技巧上对视听效果的追求,都蕴含着左翼戏...
关键词:左翼戏剧 诉苦叙事 情感政治 文艺大众化 
音乐家聂耳组建左翼音乐团体
《世纪风采》2022年第2期30-33,共4页陈彩琴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20世纪30年代,在国际左翼文化思潮影响及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复杂情形下,中国左翼文化工作者以上海为中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进军乐坛,推动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聂耳尤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左翼音乐运动 左翼文化 革命歌曲 组织才能 思潮影响 聂耳 左翼戏剧 
当代英国左翼戏剧与工人阶级“文化重塑”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于文思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当代英国左翼戏剧中的‘工人阶级文化重塑’研究”(19YJC752039)。
当代英国左翼戏剧始终保持对下层民众生存境遇的关注,并通过激进性、先锋性、实验性等新的戏剧技巧不断与新的时代命题接轨。20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工人阶级的整体文化模式呈现出阶级文化的异质性,“青年文化”的崛起带动了工人阶级文...
关键词:当代英国戏剧 左翼 工人阶级 文化重塑 
姚时晓左翼戏剧创作研究
《大舞台》2021年第4期27-32,共6页陈祖燕 
姚时晓1930年代开始投身于我国的左翼戏剧运动,他的左翼剧作《别的苦女人》颇受瞩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姚时晓赴延安从事抗战戏剧运动,建国后一直从事戏剧相关工作。姚时晓对左翼剧坛和左翼戏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他的...
关键词:姚时晓 延安时期 独幕剧 抗战剧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后解构表征——奈格里《抵抗三部曲》之解读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13-119,共7页李岩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资助项目(L19AWW001)。
面对当下全球数字资本主义不再完全是以逻各斯为中心,奈格里在《抵抗三部曲》中采取了后解构策略的解构—建构模式,以史诗剧形式触及了“反帝国”的许多核心议题,感性地呈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共产主义宣言。他将戏剧实践视为对抗“...
关键词:安东尼奥·奈格里 《抵抗三部曲》 左翼戏剧 后解构表征 诸众 
《怒吼吧,中国》:左翼戏剧只是宣传品吗?
《西湖》2021年第5期103-112,共10页邓菡彬 
第一封信亲爱的秋,不知不觉几个月都没有再写信。突如其来的危险,让每个人都在它的阴影中颤抖,不得不蜷缩在自己的角落里,却让亲人至交之间的相濡以沫更紧密。当江湖不再,忘记是不现实的,"相忘于江湖"是不可能的。架上的书,园中的花,好...
关键词:第一封信 宣传品 相濡以沫 左翼戏剧 江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