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学者

作品数:98被引量:15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淼范春燕韩秋红禚明亮马慎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文化霸权理论的困局及破解--基于当代西方左翼学者的学术考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9-57,68,共10页罗理章 黄子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KS124)。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当代西方左翼学者的批判视角转向数字网络空间,深入剖析数字文化霸权现象,揭示了其形成的根源动因,对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进行了透彻的阐释,并积极寻求应对之策。然而,这些批判理论存在视角局限性、批...
关键词:数字文化霸权 西方左翼 理论困局 破解路径 
“列宁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沿革探析
《党史文苑》2024年第5期134-136,共3页魏汀雨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列宁学”有“复兴”迹象,主要是一些左翼学者重新研究、解读列宁。他们发表的研究成果、组织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大多冠以“重读(Reread)、反思(Rethink)、重复(Repeat)、回到(Return)列宁或列宁主义”等标题,西方...
关键词:西方“列宁学” 列宁主义 左翼学者 资产阶级立场 列宁学 研究成果 
国外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起源的新阐释——基于对于松、李锔荣和罗珀的比较分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0-29,共10页冯旺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KS130)。
在经过“布伦纳辩论”后,国外左翼学者继续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于松、李锔荣、罗珀等学者分别提出多因素决定论、阶级均衡与大众市场论、社会财产关系转变论,这些论断既是对已有学术观点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
关键词:资本主义起源 封建主义 资本积累 农业资本主义 
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的新动向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88-97,共10页史巍 
借助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反思现当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社会现实,对其展开现代性批判,为自身提出的思想理论或政治策略扫清障碍,是当代西方左翼学者的重要思想倾向,这也使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成为其关注的核心理论。在他们认识和理解马克...
关键词:当代西方左翼学者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新动向 
权力逻辑与帝国霸权的超越——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新帝国主义的批判
《哲学动态》2023年第9期29-39,共11页冯旺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外‘政治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号21BKS130)的阶段性成果。
以伍德、哈维、福斯特、奈格里和哈特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继承列宁的经典帝国主义理论,从本质、逻辑、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新帝国主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当代全球化的本质是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的全球化,也是资本主义...
关键词:新帝国主义 全球化 资本逻辑 领土逻辑 霸权 
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关于性别阶级互动的争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反思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92-99,共8页史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17FKS023)。
性别问题是西方学者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而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审视当代社会变化也是一些左翼学者的共同态度,对性别和阶级问题的关注使他们的理论视野在性别阶级互动上有所交融。有些学者从阶级分析视角出发,提出女性的阶级属性问...
关键词:当代西方左翼 性别阶级互动 唯物史观 阶级分析 阶级属性 马克思主义 
世界体系与现代化替代方案:萨米尔·阿明与俄罗斯左翼学者的对话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23年第2期16-27,160,共13页户晓坤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1&ZD012)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8月12日,左翼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萨米尔·阿明去世,成为俄罗斯学界的重要事件。阿明长期关注俄罗斯在世界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现代化道路,与布兹加林等学者通过左翼论坛凝聚社会力量,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帝国主义性质及其向社会...
关键词:世界体系 中心-(半)边缘 社会形态 新帝国主义 
海外学者对毛泽东思想肖像的学术透视——从20世纪90年代海外毛泽东研究两种路径的争论谈起
《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2022年第4期62-70,共9页张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8JHQ020)。
海外毛泽东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保守主义解读模式,寄希望获得关于毛泽东思想肖像勾画的排他性真理、在阅读方法上的经验主义幻象、研究者固守中国学研究范式而导致的理论视域“矮化”,在20世纪90年代遭到了新左翼学者的激烈批判。以德里...
关键词:海外毛泽东学 中国学 马克思主义 新左翼学者 
海外学者对毛泽东思想肖像的学术透视——从20世纪90年代海外毛泽东研究两种路径的争论谈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1-29,共9页张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8JHQ020)。
海外毛泽东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保守主义解读模式,寄希望获得关于毛泽东思想肖像勾画的排他性真理、在阅读方法上的经验主义幻象、研究者固守中国学研究范式而导致的理论视域“矮化”,在20世纪90年代遭到了新左翼学者的激烈批判。以德里...
关键词:海外毛泽东学 中国学 马克思主义 新左翼学者 
拒绝工作,寻求承认,还是走向后工作——国外左翼学者对劳动概念的重新考察被引量:5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2期160-165,共6页王行坤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等同于生产主义,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范式,不再将劳动作为其分析批判的核心范畴。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劳动者的工作境况持续恶化,劳动和工作问题又走...
关键词:生产主义 劳动 拒绝工作 承认 后工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