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微粒子病

作品数:47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宿桂梅丁杰贾姝左玲玲赫英姿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通化市蚕业工作站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蚕桑茶叶通讯》《新农村(黑龙江)》《中国蚕业》《山东蚕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柞蚕微孢子虫PCR检测引物的筛选及应用
《蚕学通讯》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刘微 罗雨桐 秦子怡 江云敏 唐静雯 王勇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辽宁省重大科技专项(2024)。
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是寄生柞蚕(Antheraea pernyi)并引起微粒子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的唯一检疫性病害,一旦暴发会严重影响柞蚕产业的健康发展。PCR技术已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为建立精准、...
关键词:柞蚕微粒子病 柞蚕微孢子虫 PCR检测 引物 
柞蚕微粒子病集团磨蛾镜检试验初探
《北方蚕业》2023年第3期32-35,共4页赫英姿 于庭洪 贾姝 赵翀 左玲玲 宋策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8);农业农村部辽宁野蚕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3S-15);辽宁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2020JH6/10500073);国家桑蚕改良中心辽宁柞蚕分中心项目(2015-A2211-210682-A0105-002);辽宁省蚕药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2019-334)。
母蛾镜检是控制柞蚕微粒子病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对集团母蛾检验中的磨蛾液进行离心处理,对比调查微孢子虫的检出率。由于采用了离心的方法,与清水稀释液及不离心相比,脂肪球的沉淀密度加大,干扰了镜头视野对孢子有无的判断,因此对镜...
关键词:柞蚕 微孢子虫 集团磨蛾 离心处理 检出率 
浅谈柞蚕微粒子病研究现状
《农业与技术》2023年第15期130-132,共3页张吉辉 宫玉光 李凤芹 金英 王泓骁 刘娟 薛镇海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0101012NC)。
柞蚕微粒子病作为一种传染性蚕病,长期困扰柞蚕放养和柞蚕制种工作。本文介绍了微粒子病的病原种类、生活史以及传播途径和侵染机制;分析了普通镜检法、免疫学检测和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目前针对柞蚕微粒...
关键词:柞蚕 微粒子病 病原 防治 
河南柞蚕微粒子病回升原因分析
《蚕桑茶叶通讯》2021年第6期10-11,共2页孙永生 张静 
介绍了微粒子病对柞蚕的危害和近年来河南省微粒子病的发病情况,对河南省微粒子病回升原因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柞蚕 微粒子病 回升 原因 防治措施 
柞蚕微孢子虫胚种传染率的分析
《河南农业》2021年第34期21-22,共2页徐欣 朱绪伟 刘中文 周其明 张耀亭 张永君 
柞蚕微粒子病是柞蚕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由柞蚕种生产中的唯一检疫对象柞蚕微孢子虫诱发,并能够经卵垂直传播影响种茧生产,威胁种质资源的保育及生产的安全。寄生柞蚕的微孢子虫到目前为止共发现5种,包括柞蚕微粒子虫(Nosema pernyi Wen e...
关键词:胚种传染 检疫对象 柞蚕生产 微孢子虫 垂直传播 种茧 种质资源 柞蚕微粒子病 
柞蚕微粒子病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挖掘被引量:2
《昆虫学报》2021年第11期1261-1274,共14页孙影 梁瑞业 张文娟 王勇 姜义仁 秦利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2019-BS-176);沈阳工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202001)。
【目的】挖掘柞蚕Antheraea pernyi微粒子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开发该病害检测方法及研究柞蚕被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侵染后体内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调查...
关键词:柞蚕 柞蚕微粒子病 血淋巴 代谢组学 代谢物 生物标志物 
浅析低温暖茧对柞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影响
《北方蚕业》2020年第2期58-59,共2页戚俐 
文章对早期低温暖茧方法和现代快速暖茧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了低温暖茧对抑制柞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机理,认为15℃以下不利于微孢子虫发育。
关键词:柞蚕 低温暖茧 微粒子病 胚种传染 
吉林柞蚕微粒子病防控
《蚕学通讯》2020年第1期28-28,共1页朱兴友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
柞蚕微粒子病俗称锈病、渣子病、底子病,是由柞蚕微粒子虫寄生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柞蚕微粒子病在世界各柞蚕产区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和河南的柞蚕产区。据调查柞蚕丝茧生产发病率通常在30%~70%,有的年份可...
关键词:柞蚕丝 防控体系 吉林 
河南柞蚕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
《中国蚕业》2020年第1期56-60,共5页雷伍群 李长安 范浥春 王天曾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蚕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河南省的柞蚕生产和种茧繁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柞蚕微粒子病在河南省迅速传播。分析了河南省在柞蚕微粒子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镜检设备简陋,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熟练的...
关键词:柞蚕 微粒子病 传播途径 胚种传染 食下传染 带毒率 综合防治 
柞蚕微粒子病雄蛾再次交尾对子代孵化率的影响
《北方蚕业》2019年第3期26-27,30,共3页赫英姿 于庭洪 贾姝 赵翀 左玲玲 宋策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SYZ01)
在柞蚕秋季制种过程中要大量选留交尾后的雄蛾,次日再次交尾使用。本文进行了柞蚕微粒子病雄蛾再次交尾对子代孵化率的影响试验。试验表明:在柞蚕秋季制种高温条件下,当雄蛾系微粒子病蛾,再次交尾使用时会进一步加重不受精卵率。子代孵...
关键词:柞蚕 微粒子病雄蛾 再次交尾 不受精卵 孵化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