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频度

作品数:19被引量:11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万志强沈益新孙显涛何芳兰王继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防护林科技》《皖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刈割频度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土壤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草业学报》2017年第7期225-231,共7页万志强 杨九艳 闫玉龙 谷蕊 杨劼 高清竹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ZD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3BAC09B03-2);农业部项目"国家牧草现代产业技术体系"(CARS-35)资助
通过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特性及影响因子的测定,研究3种不同刈割方式天然草地土壤呼吸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为典型草原刈割对碳收支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大针茅草原是亚洲中部草原亚区特有的一种草原类型。研究区设置在内蒙古锡林浩特...
关键词:刈割频度 大针茅草原 土壤呼吸 土壤影响因子 
不同刈割频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特征及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16年第17期5477-5484,共8页万志强 杨九艳 谷蕊 闫玉龙 梁艳 杨劼 高清竹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ZD02);农业部资助项目(国家牧草现代产业技术体系,CARS-3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2013BAC09B03-2)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基质,对植物群落动态有显著的影响。刈割是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除放牧外最重要的利用方式。研究不同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区群落特征和若干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土壤因子与群落特征的相关性,旨在得...
关键词:刈割频度 群落特征 土壤营养元素 大针茅草原 
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对冷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草业科学》2016年第6期1094-1101,共8页马银山 徐琳 范海鹏 常立江 周睿 张世挺 
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304FKCG080);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XZ2011-04)
在野外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对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变化下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生长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冷地早熟禾对环境干扰的适应对策。刈割频度分为刈割1次、刈割2次和刈割3次,刈割时间分为早期刈割和晚期刈割。结果表明,所有刈...
关键词:刈割频度 刈割时间 地上生物量 分蘖数 冷地早熟禾 
刈割高度和频度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生物碱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第5期422-426,共5页张兴旭 李春杰 南志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7CB108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771531);新世纪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ET-08-02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LZUJBKY-2009-156)资助项目
在温室条件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刈割高度(2.5,5.0和7.5cm)和刈割频度(1周1次和2周1次)对醉马草甘肃内生真菌共生体产生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量的影响.前4个月醉马草中生物碱的含量基本成线性增加,在不同刈割高度处理中,7.5c...
关键词:内生真菌 醉马草 刈割高度 刈割频度 麦角酰胺 麦角新碱 
人工草地的收获被引量:2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第5期33-33,共1页戴桂香 乌兰朝鲁 董建平 
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对维持其优质、高产具有重要作用。就人工草地作为割草场时,应注意的刈割时期、留茬高度和刈割频度等问题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人工草地 刈割时期 留茬高度 刈割频度 
施氮和刈割频度对蕹菜再生及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草原与草坪》2010年第1期14-19,共6页孙倩倩 沈益新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NYHYZX07-22)资助
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和刈割频度对蕹菜(Ipomoea aquatic)再生及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蕹菜再生草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施氮量277.2kg/hm2和415.8kg/hm2处理下,...
关键词:蕹菜 再生 施氮 刈割频度 产量 
刈割频度对四翅滨藜生物量累积及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1
《草地学报》2009年第1期79-83,87,共6页何芳兰 裴明祥 王继和 刘虎俊 尉秋实 
国家“948”项目(2005-04-C05)
为科学指导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t.)在我国西北沙区的生产和利用,研究不同刈割处理下四翅滨藜生物量变化及其根系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刈割频度对四翅滨藜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积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
关键词:四翅滨藜 刈割频度 生物量 垂直分布 
施氮和刈割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生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草业与畜牧》2008年第5期10-12,16,共4页张美艳 邓菊芬 尹俊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洲狗尾草cv.纳罗克原种生产关键技术研究(2006C0069M)
试验采用施氮和刈割二因素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施氮和刈割组合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Schum) Stapfex Massey cv.Narok)分蘖数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分蘖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75kg/hm2>50 kg/hm2>25 kg/hm...
关键词: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施氮水平 刈割频度 分蘖数 生育期 
胡枝子刈割频度对根系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3
《防护林科技》2008年第4期19-20,共2页刘克敏 胡云峰 
试验设置了胡枝子林分0—7次刈割频度,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胡枝子根系质量、主根直径、根瘤个数及根瘤大小都逐渐降低;根的可溶性糖含量也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而下降,地上生物量也呈下降趋势。1a之中刈割3次,每6周刈割1次的胡枝子...
关键词:胡枝干 刈割频度 根系 地上生物量 
不同刈割频度对绵毛优若藜地上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被引量:9
《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第6期1208-1212,共5页何芳兰 裴明祥 王继和 刘虎俊 尉秋实 
国家“948”项目[2005-04-C0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刈割频度对绵毛优若藜地上生物量和根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刈割处理下绵毛优若藜地上生物量及其营养成分百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地上生物量随刈割频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其1次刈割生物量最大,单株均...
关键词:绵毛优若藜 刈割频度 地上生物量 根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