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曲

作品数:470被引量:38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鸿魁董绍克李锋刘晓静王聿发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及蒲松龄的女性观——从《聊斋志异》说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9-86,190,共9页沈媛媛 刘晓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明清俗曲古谱辑释与机器辅助译疏”(项目编号:23AD008);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平《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2BWYJ05)。
从《聊斋志异》到民间俚曲创作,蒲松龄笔下女性形象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被欣赏与知己”的位置,转向了家庭场域中的“实用”教化位置,这缘于蒲松龄晚年文艺创作思维的转型,以及俚曲欣赏对象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解读,可...
关键词:聊斋俚曲 女性形象 女性观 
范烟桥论贾凫西对蒲松龄影响发微
《蒲松龄研究》2025年第1期149-159,共11页宋红玉 
民国以来,《问天词》《东郭外传》《孔夫子鼓儿词》的作者是否为蒲松龄存在争议,而现有的材料不能证明几种鼓词为蒲松龄所作。蒲松龄与同乡前辈鼓词大家贾凫西颇有渊源,两人通过山东诸城遗民集团实现间接的交往,进而在文学创作中建立联...
关键词:贾凫西 蒲松龄 鼓词 俚曲 
日本新发现的聊斋俚曲——《丑俊巴曲》(一)
《蒲松龄研究》2025年第1期101-118,共18页孟子敏 
根据《柳泉蒲先生墓表》碑碑阴(墓表以及碑阴拓片现藏于庆应义塾图书馆)记载,蒲松龄(1640-1715)创作有以下十四部俚曲(实际上是十五部,《富贵神仙曲》和《磨难曲》可以视为两部作品):《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
关键词:富贵神仙 姑妇曲 《磨难曲》 聊斋俚曲 慈悲曲 翻魇殃 寒森曲 蓬莱宴 
基于音乐分析的聊斋俚曲【叠断桥】溯源研究
《黄河之声》2024年第23期10-18,共9页杨晨宇 
聊斋俚曲中共有四只【叠断桥】曲牌,各自都有其特点。前人的研究已经对这四只【叠断桥】曲牌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梳理。本文旨在关注这四只【叠断桥】曲牌的内在联系,因此从音乐分析角度出发,通过旋律、唱词上的对比分析来总结它们的异同...
关键词:【叠断桥】 音乐分析 明清俗曲 山东南路琴书 
《蒲松齡<醜俊巴曲>考論 釋文 注釋》
《蒲松龄研究》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据《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阴记载,蒲松龄共创作了《墙头记》 、《姑妇曲》、《丑俊巴》 、《增补幸云曲》 等15部俚曲。这15部俚曲目前均已刊行。其中《丑俊巴》是仅存1500余字的残本。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新材料的发现,对俚曲某些篇目的真...
关键词:袁世硕 姑妇曲 路大荒 聊斋俚曲 邹宗良 蒲松齡 巴曲 庆应义塾大学 
从《聊斋志异》与聊斋俚曲中观女性形象的塑造
《艺术家》2024年第8期144-147,共4页杨晨宇 
淄川区聊斋俚曲剧团自2008年成立以来,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聊斋俚曲编排了许多剧目,深受大众喜爱。女性形象在俚曲中占半壁江山,无论是从文学方面还是音乐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一、谈从小说到俚曲戏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当代社会,...
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 聊斋俚曲 《聊斋志异》 女性群体 蒲松龄 女性形象 淄川区 大众 
《聊斋俚曲》教化功能摭拾与释义
《黄河之声》2024年第13期26-29,共4页刘楠 张煜 
2023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聊斋俚曲〉教化功能摭拾与释义》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ZY03290015)。
《聊斋俚曲》通过塑造正义善良的人物形象、展现正义斗争、引导人心向善等方式,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强调正气与正义的重要性。同时,它也通过探讨人性善恶、揭示社会弊端、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影响了后世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聊斋俚曲 俚俗音乐 音乐教化 
折衷叙事:聊斋俚曲中的升仙幻想被引量:1
《蒲松龄研究》2024年第2期80-90,共11页赵佩汶 
在通常推崇大团圆世俗理想的聊斋俚曲十五种中,《蓬莱宴》与《寒森曲》却以主人公升仙而离家作结。《蓬莱宴》的言语、情节和结构都存在矛盾,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摇摆不定,暗合蒲松龄在现实中的遭际与挣扎,升仙结局是在现实与理想之外另辟...
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俚曲 《蓬莱宴》 《寒森曲》 积极幻想 
聊斋俚曲的“活态”传承
《文化产业》2024年第18期25-27,共3页车倍娴 
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巧妙地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明清俗曲时调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学形式——聊斋俚曲。现从聊斋俚曲诞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探讨这一艺术形式如何在民间生根发芽,进而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
关键词:文学巨匠 聊斋俚曲 音乐文学 传承策略 文化符号 文学创作 明清俗曲 蒲松龄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路径探索——以淄博聊斋俚曲为例
《艺术评鉴》2024年第12期105-110,共6页耿明慧 
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本...
关键词:非遗音乐 中学 淄博聊斋俚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