谵语

作品数:92被引量: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锐王萌周永学马云枝张丽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伤寒杂病论》中精神异常疾病的中医证治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20期1-4,22,共5页郑春叶 王俊镔 李哲 吕少华 苏巧珍 
第5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二院[2014]89号)。
《伤寒杂病论》原文中论及的谵语、狂,除部分虚证外,多属实证,病机为燥热内结阳明或热结下焦血分;治疗以泻为主,以通下为法。现代医学的精神类疾病或伴有狂、谵语精神症状的疾病,临证时可参考《伤寒杂病论》的治疗思路,结合辨证施治的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精神异常疾病 谵语  独语 郑声 中医 
《伤寒论》“热入血室”辨治理法探析
《山东中医杂志》2024年第6期557-561,573,共6页刘群 曲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齐鲁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LPGZS2012-34)。
通过分析《伤寒论》“热入血室”的证候表现,提出血室是以冲脉、肝脏及其所属经脉为中心,与子宫密切相关的脏腑经络综合的功能集合体。“热入血室”是由于血室空虚,邪气由表入里化热,内陷血室,导致血室气血运行逆乱、功能失调而出现的...
关键词:《伤寒论》 热入血室 血虚 外感 暮则谵语 胸胁下满 
安宫牛黄丸是中风神药?
《健康养生》2024年第19期59-59,共1页刘燕霞 
安官牛黄丸,作为中医急救三宝之首,其名声在外。从药物组成来看,它包含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如邪入心包、高热惊厥、...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 中毒性脑病 神昏谵语 人工麝香 高热惊厥 名声在外 脑膜炎 败血症 
从阳明而发之谵语防治探讨被引量:1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289-292,共4页于路游 杨金萍 窦立雯 王瑞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编纂项目经典医籍影校对照整理丛书专项(编号:GZY-KJS-2021-059)。
谵语多由津亏液竭、热扰神明所致。阳明合病、并病出现谵语,多因误汗、误下致邪入阳明所致。汗出使津液外散,增津伤热燥之祸;误下又耗烁体内之津液,添津枯耗竭之灾。故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依据阳明“胃家实”的发病机制,病从太阳阳明而发...
关键词:谵语 阳明病 津亏液竭 热扰神明 清里疏表 太阳阳明 枢转少阳 通腑泄热 
《伤寒杂病论》癫狂病证治思路探析被引量:1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7-11,共5页彭爱能 赵永厚 赵玉萍 于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873299)。
《伤寒杂病论》所论述癫狂病实证较多,主要集中在太阳病篇及阳明病篇。太阳病所致癫狂病为太阳经感邪,失治误治,传变入里,致邪气壅滞,郁而化热,或素体阳亢,感邪之后,火热更甚,发为癫狂;阳明病所致癫狂病,为阳明燥热太过,热与糟粕相结,...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癫狂病 太阳病 阳明病 精神分裂症 谵语 清热 泻下 活血散瘀 
水肿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被引量:9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年第10期142-142,共1页
水肿是由肺脾肾三脏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致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1诊断依据1.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1.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
关键词:尿闭 中医药行业 全身浮肿 功能失调 神昏谵语 诊断依据 证候分类 
小议《伤寒论》独取期门穴治疗谵语被引量:2
《福建中医药》2022年第8期38-39,共2页钟晓玲 惠倩倩 童伯瑛 游世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0345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353)。
素有“方书之祖”之称的《伤寒论》中记载针刺疗法相关条文只有9条,独取“期门穴”针刺治疗就占据5条,其中有4条都与谵语有关。笔者先整理《伤寒论》中谵语证治的典型条文,再梳理《伤寒论》中期门穴治疗谵语的原文,分别从肝邪乘脾证、...
关键词:期门穴 伤寒论 谵语 六经辨证 
安宫牛黄丸涨价,能否找“平替”
《大众医学》2022年第4期79-79,共1页朱海青 
说起中风(卒中)治疗,很多人会想到中药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适用于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等热盛之证。近来,因牛黄、麝香等贵重药物涨价,致部分安宫牛黄丸价格上涨,因此一些患者欲“囤药”备用。安宫牛...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 神昏谵语 高热惊厥 中风昏迷 万能药 清热解毒 替代品 长期保存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保健与生活》2021年第7期32-32,共1页牛国莲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唐军征战南北,当兵至安徽铜陵风吼山时,由于长途征战,鞍马劳顿,外加当地气候闷热、环境恶劣,军中有很多人突然染病,高热不退,甚至出现神昏谵语。由于发病人员多,起病突然,药品有限,随军医生措手不及、苦无良策。正是...
关键词:神昏谵语 唐太宗李世民 安徽铜陵 牡丹皮 老中医 高热不退 关键时刻 
安宫牛黄丸和它的“三宝”兄弟
《家庭中医药》2020年第11期8-11,共4页程超寰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方剂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用于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证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痰热内闭所致小儿惊厥。也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脑病、脑血管意外、尿毒症、败血症、中毒...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毒性痢疾 脑血管意外 中毒性脑病 中毒性肺炎 豁痰开窍 神昏谵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