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语

作品数:658被引量:35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崔凯璇薛梅王永杰王景科文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暗夜“独语”中的生活滋味——读汤成难的《夜色沧澜》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5年第4期15-17,共3页马兵 
汤成难的小说始终游弋在城乡裂谷之间,以新警的笔触解剖时代大潮中个体的精神症候,《夜色沧澜》也是如此。小说通过出租车司机陈二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在暗夜行车途中充满波折与“意外”的故事,当然,这里的意外是打了引号的,因为任何一个...
关键词:出租车司机 精神症候 时代大潮 农民工 新世纪 
面向此在的诗与思:罗蒂对海德格尔的解读
《文艺研究》2024年第11期15-30,共16页汤拥华 
罗蒂对海德格尔的解读虽屡遭质疑,却并非肤浅的误读。罗蒂在后尼采主义的语境中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论展开深入对话,以此丰富了实用主义的理论语汇,并勾勒出新的诗学方案:首先,着眼于隐喻的听觉性,审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之音”的论说,以...
关键词:反讽主义 语言论 海德格尔 实用主义 罗蒂 独语 偶然性 对话关系 
浅析《伤寒杂病论》中精神异常疾病的中医证治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20期1-4,22,共5页郑春叶 王俊镔 李哲 吕少华 苏巧珍 
第5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二院[2014]89号)。
《伤寒杂病论》原文中论及的谵语、狂,除部分虚证外,多属实证,病机为燥热内结阳明或热结下焦血分;治疗以泻为主,以通下为法。现代医学的精神类疾病或伴有狂、谵语精神症状的疾病,临证时可参考《伤寒杂病论》的治疗思路,结合辨证施治的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精神异常疾病 谵语  独语 郑声 中医 
于流言中沉默:《送奶工》中的独语与失语
《文学与文化》202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安天威 
英国作家安娜·伯恩斯的《送奶工》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北爱尔兰地区政治、性别以及成长问题的描写,将其中作为重要传播媒介的流言隐藏在叙事当中。流言作为引起焦虑的真正原因,不断建构着社区中的独语与失语状态,作者也利用不赋予人物...
关键词:安娜·伯恩斯 《送奶工》 流言 独语 失语 
“独语”源流考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7期3768-3773,共6页陈一凡 杨东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No.22FTQB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揭榜挂帅”重点项目(No.2023-JYB-JBZD-064)。
当今中医诊断学中“独语”的概念由多部古医籍中的论述整合而成,历代医家对其归属或独立于谵语、郑声等其他语言异常及其属于阴证或阳证有不同认识。其中,阴证并不局限于现代所述心气虚弱、气郁痰阻,尚有中气虚、心阳虚、脾阳虚等分别;...
关键词:独语 闻诊 术语 源流 中医诊断学 文献研究 
独语千山境 弦叩思古声——冯满天“古祠听雪”音乐素描及美学散论
《音乐生活》2024年第6期4-8,共5页郭瑜莹 
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尽之,曰“能感人”而已。——[明]黄周星《制曲枝语》一、古祠、古画、古诗、古器:寻找消失的声音2023年11月22日晚,“古祠听雪——冯满天阮咸独奏沉浸式音乐会”在北京正乙祠戏楼开启。在这个拥有三百多年历史,...
关键词:杨升 范宽 梁楷 黄周星 沉浸式 断桥残雪 董邦达 
绘境独语——陈一文中国画艺术特色解读
《美术界》2024年第6期66-71,共6页娄伟雯 
“关于我的《乡傩》系列作品,在2000年江西省画院成立十五周年展览中,著名美术评论家王仲先生说:‘1983年我就认识了陈一文,对他的创作我还是挺关注的。今天看他的《乡傩》系列的部分作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突破,有创新,有新的审美趣...
关键词:美术评论家 陈一文 中国画艺术 独特新颖 系列作品 审美趣味 特色解读 江西省 
独语者的歌吟——散文诗集《野草》导读
《初中生必读》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张明俿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创造了神秘、幽深的艺术境界。虽是薄薄的一本,却深刻地表现出鲁迅的人生哲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广大民众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后,文坛...
关键词:《狂人日记》 《野草》 散文诗集 《阿Q正传》 现代白话文 《中国小说史略》 思想束缚 蔡元培 
独语之冰
《十月》2024年第2期232-233,共2页王自亮 
石头上的云朵——方韶先生砚雕记
《特区文学》2023年第8期126-129,F0003,共5页李松璋 
今天,我们的心不起微澜。波平如镜可不是死水。幽谷的香气来自大地上一种天性淡泊的植物;回声,是水边独坐的那个人内心的独语。放下雕刀,捻起茶杯。在自己一点一滴凿出的幽谷,看见刚刚植下的兰草已经开花。云在水里做客。杯中有茶,杯外...
关键词:微澜 死水 独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