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断裂

作品数:18被引量:17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马声浩钱洪周荣军司建涛赵小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工程学报》《当代化工研究》《城市与减灾》《地质力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岷江断裂中北段新构造活动和次生滑坡灾害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当代化工研究》2023年第15期122-124,共3页郝娇 贾志泉 申红涛 
岷江断裂中北段主要位于松潘川主寺至镇江关一带,为高山宽谷地貌特征的人口密集区,在晚更新世以来形成了较多的滑坡,分析区域内滑坡发生的因素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性参考,本文中从断裂带线性分布的次生滑坡的规律特征入手开...
关键词:岷江断裂 次生滑坡 地质灾害防治 
岷江断裂南段地表破裂存在性的讨论与马脑顶异常负地形的成因被引量:1
《地震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482-488,共7页贾启超 李峰 刘华国 
地震行业专项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南北地震带北段(201408023)分项目"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活动性鉴定";我国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活动性鉴定(16406053403);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基金(201701;201702)联合资助
岷江断裂南段地表破裂的存在性,是近年来颇具争议的问题。研究区位于南北地震带中段,地震频发,1933年叠溪地震是近现代史一次重要地震,然而其发震构造至今悬而未决,2017年研究区又发生了九寨沟7.0级地震,因此岷江断裂南段地震危险性分...
关键词:岷江断裂 负地形 地表破裂带 叠溪地震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_S7.0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75-76,共2页傅莺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单台方位角最优时间窗的研究"(CEA JC/3JH 162305);中国地震局测震台网青年骨干培养专项(20150422)联合资助
继2008年汶川MS8.0地震、2013年芦山MS7.0地震后,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巴颜喀喇地块东边界带附近的四川九寨沟发生了MS7.0强震。此次地震发生在虎牙断裂的延伸段虎牙断裂NNW方向的延长线上。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曾发生过多次7级以上强...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震源参数 九寨沟 地震波衰减 岷江断裂 地震观测资料 介质品质因子 四川地区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断裂北段全新世活动特征被引量:13
《地震地质》2018年第1期97-106,共10页李峰 刘华国 贾启超 徐锡伟 张效亮 龚飞 
中国地震活断层探察:南北地震带北段(20140823)分项目“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活动性鉴定”、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15406033403)与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基金(201702)共同资助。
有史料记载以来,沿岷山断块边界断裂曾发生多次6.0~7.2级强震,是中国南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岷江断裂北段,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微地貌测量及探槽开挖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厘定了该断裂段的空间几何展布形...
关键词:岷江断裂 活动特征 古地震 定量参数 
利用精定位小震资料反演1933年叠溪M71/2地震震源断层面参数被引量:6
《震灾防御技术》2017年第3期565-573,共9页李峰 张效亮 贾启超 刘华国 龚飞 
地震行业专项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南北地震带北段(201408023)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活动性鉴定分项目;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基金联合资助
1933年叠溪发生71/2级强震,关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存在较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NW向松坪沟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有学者认为近NS向岷江断裂南段才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本文根据成丛小震发生在大震断层面附近的原则,利用1990—201...
关键词:1933年叠溪地震 岷江断裂 发震构造 断层反演 小震精定位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Ms7.5级地震发震构造再研究被引量:13
《地质论评》2016年第2期267-276,共10页张岳桥 李建 李海龙 李建华 
中国地质调查局"川甘强震区新构造运动背景与活动构造体系框架研究"(编号:1212011120167)的成果~~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
关键词:1933年叠溪7.5级地震 岷江断裂 逆冲断坡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 
岷江断裂全新世古地震参数及模型被引量:11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第S1期83-90,共8页张军龙 任金卫 陈长云 付俊东 
岷江断裂北部活动性及危险性评价(No.0209243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2008CB425701)
全新世以来岷江断裂带古地震参数是地震潜势评价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比漳腊盆地黑斯沟沟口T2阶地前缘的大型探槽剖面的沉积层,将沉积序列分为两套地层.下部为青灰色河流相冲洪积砾岩层,上部为浅黄色至灰白色滨湖相粉细砂层、冲洪积相砾石...
关键词:岷江断裂 古地震 同震位错 震级 复发周期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被引量:26
《地震学报》2011年第5期557-567,699,共11页王康 沈正康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8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09029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LED2008A05;2004CB418403)资助
1933年发生于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叠溪M7.5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然而限于资料匮乏,人们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的认识尚不统一.本文收集整理了当时全球各地震台站对此次大地震的记录,对叠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
关键词:叠溪地震 震源机制解 岷江断裂 地壳形变 
岷江断裂羌阳桥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及构造变形与古地震被引量:14
《地震地质》2008年第4期980-988,共9页安卫平 赵晋泉 闫小兵 李自红 苏宗正 
中国地震局汶川8.0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在支援茂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发现在现今叠溪堰塞湖(小海子)上游30km的岷江沿岸及其支流断续有第四纪湖相层出露。通过对羌阳村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层的研究,获得了岷江断裂全新世活动的证据。分析认为:岷江断裂沿线古堰塞湖相沉...
关键词:岷江断裂 古堰塞湖 全新世 古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断裂构造特征、变形序列和演化历史被引量:8
《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第1期1-5,共5页司建涛 刘顺 
岷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缘的重要边界断裂,呈南北向延伸。地球物理场背景及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表明,岷江断裂是一条具有长期发展历史的大断裂。岷江断裂的活动具有多期次性:晚古生代时已经存在,为张性断裂;中生代受北东-南西方向挤压,产...
关键词:岷江断裂 地质演化 期次 GP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