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

作品数:761被引量:54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缉思李海龙徐进陶季邑陈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商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百年思维
《商周刊》2012年第12期7-7,共1页唐志军 
在这个非常时期,中国太需要拥有百年思维了,尤其在当下各大国纷纷调整战略思维新制高点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有智慧、有作为地"韬光养晦"。
关键词:思维 调整战略 韬光养晦 维新 
韬光养晦是价值不是手段
《商周刊》2011年第18期26-26,共1页赖海榕 
为什么永远要韬光养晦?就因为所谓"强大"实际上是幻觉。在别人认为你强大的时候,你如果能够戒慎恐惧、临深履薄、韬光养晦,你可能还会强大下去。一旦你也真觉得自己"强大"了,可以出手了,可以亮剑了,你的"强大"会瞬间消失殆尽,灰飞烟灭。
关键词:韬光养晦 价值 中国人 领土 主权 
该怎样“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
《商周刊》2009年第19期18-18,共1页王嵎生 
消极理解"韬光养晦"谋略,容易"右",容易陷入"无所作为"和被动;过分强调"有所作为",容易"左",实际上容易自不量力,充好汉,打头阵,引火烧身。
关键词:中国外汇储备 国家外汇储备 美元 加拿大 谋略 发达国家 被动 消极 理解 过分 
我们还要“韬光养晦”
《商周刊》2009年第12期5-5,共1页钦林威 
我们没有更多示强的资本,至于西方的"重视",其实并没有传给我们多少"平等"的信号,一直具有非常优越感的西方,给予我们的吹捧,也只是其对自身优越感的担忧。
关键词:优越感 中国 西方 资本 走向世界 信号 平等 美国媒体 日本 增长速度 
书刻养心 韬光养晦——著名书法篆刻家张跃进
《商周刊》2005年第43期39-39,共1页
张跃进,字鲁刻,号愚人,博雅轩居士。男,1958年5月1日出生,大学学历,客座教授。书法家、篆刻家、刻字艺术家、高级画师、作家。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艺术,追求艺理。书法初临"书谱"兼习二王及黄庭坚等书帖,临碑摹本,擅行草书,书写大气。...
关键词:赵之谦 艺术家 家庭熏陶 黄庭坚 客座教授 行草书 书法家 跃进 书法篆刻 韩国 
中国仍需韬光养晦
《商周刊》2005年第Z4期110-111,共2页陈向阳 
"韬光养晦"将伴随中中崛起的全过程,以后仍将是中国外战略的自觉选择,温家宝总理曾表示。
关键词:中国崛起 全过程 外交政策 自觉选择 邓小平 战略重点 中国外交战略 战略方针 国际格局 始终坚持 
再读“韬光养晦”
《商周刊》2004年第29期58-59,共2页王嵎生 
2001年夏秋之交,一些报刊先后发表了我的文章:关于"韬光养晦"一些问题的探讨。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一是介绍邓小平同志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时代背景,要求不要因苏联解体而慌乱,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二是认为"韬光养晦"...
关键词:战略方针 世界多极化 发展趋势 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形势 中美关系 权宜之计 冷战结束 辩证统一关系 
定位之争——“韬光养晦”促使上海举起了“中华牌”
《商周刊》2003年第10期26-26,共1页
在全世界追捧上海的一片轰鸣声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上海。一份质疑上海发展路径的帖子,最近在网上流传。帖子说:"上海有那么多的大学,却没有一家好的IT软件公司,没有创造力的上海是没有前途的。深圳有腾讯QQ、中华网,上海什么也没有;...
关键词:上海发展 世界城市 发展路径 深圳 传统制造业 主要障碍 创造力 国际大都市 服务型 中兴通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