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属

作品数:26被引量:19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莉莉刘孟奇伍艳芳王建汪信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植物》《广西林业科学》《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栲属(壳斗科)一新种——陈嵘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期40-43,共4页雷祖培 陈征海 谢文远 陈锋 甄双龙 梅旭东 金孝锋 
浙江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专项项目(335006-2013-0001);浙江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档、编撰及《浙江植物志》(第二版)编著专项项目(335010-2015-0005).
描述了产自浙江南部的栲属Castanopsis(D.Don)Spach.(壳斗科Fagaceae)一新种——陈嵘栲C.chenyungiana Z.P.Lei,Z.H.Chen et X.F.Jin,详细比较了新种与近似种米槠C.carlesii(Hemsl.)Hayata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区别明显.
关键词:陈嵘栲 壳斗科 栲属 新种 浙江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植物识别技术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4期5-8,共4页官飞 谢金生 
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JA14389);南平市科技项目(N2014R05)
通过构建福建省栲属树种的识别平台,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的迭代阀值分割法来对植物叶片、花、果实等植物特征进行分析运算,达到快速识别出树木的种类的目的。
关键词:栲属树种 数字图像 迭代阈值 
栲属EST序列中微卫星含量及特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630-634,共5页王建 伍艳芳 徐海宁 江香梅 汪信东 郑永杰 
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52BCB24014);院博士启动项目(2011511102)共同资助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栲属Castanopsis(D.Don)Spach EST序列中微卫星DNA的含量、分布、碱基组成和频率等进行了分析。通过搜索,在3354条栲属EST序列中共查找到802个SSR位点,平均1.733 kb核苷酸序列分布一个SSR位点,其中有74.56%的SSR...
关键词:栲属 EST-SSR 微卫星 重复单元 
丝栗栲实用栽培技术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5年第8期84-85,共2页陈继红 
丝栗栲又名栲树、丝栗树,为壳斗科栲属中性喜光常绿乔木,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其深根性、萌芽性强、林冠下更新良好、适应性较强,既是一种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也是一种优良的菇木树种,而且对于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
关键词:丝栗栲 栽培技术 造林成活率 用材树种 深根性 栲属 CASTANOPSIS 中性水 建群种 黄心土 
99种栲属类常绿阔叶树种叶片功能性状研究被引量:2
《辽宁林业科技》2015年第4期1-4,19,22,共6页董莉莉 
以南北样带栲属树种和常绿阔叶树种(包括栲属)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栲属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叶氮和磷含量、叶厚度、比叶重和常绿阔叶树种的比叶重、叶厚度、干物质含量。通过检验叶片功能性状指标之间相关关系得到,栲属植物的单位面积最大...
关键词:叶功能性状 栲属 常绿阔叶树种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3种栲属树种热值与碳含量研究被引量:1
《林业资源管理》2014年第3期77-81,共5页林明春 尤龙辉 
对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内22a生的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eii)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各树种人工林的碳储量和能量现存量。结果...
关键词: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栲属树种 灰分含量 去灰分热值 碳含量 
福建将乐林场栲属次生林直径结构的研究被引量: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77-80,共4页赵娜 郑小贤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22B05)
选用福建将乐林场的十块栲属次生林的样地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栲属次生林的直径结构,为将乐林场栲类次生林的经营和结构调整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获得12块样地的基本数据,将胸径分大、中、小三径级计算各径级比例及q值,用4种概率分...
关键词:栲属次生林 直径结构 径级 WEIBULL分布 GAMMA分布 q-值 
壳斗科栲属种子结构性防御与化学防御的权衡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690-696,共7页赵元蛟 苏文华 周睿 张光飞 白雪 
云南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科研课题资助项目(ynuy201034)
植物从环境中能得到的资源有限,为了避免其种子被捕食(取食),植物进化出了多种防御方式,包括结构性防御与化学防御.作者对壳斗科栲属11个物种的种子的结构性防御以及化学防御进行了定量的测量分析,发现壳斗科栲属种子在结构性防御和化...
关键词:权衡 栲属 结构性防御 化学防御 种子 
红锥与白锥种间嫁接育苗试验被引量:4
《福建林业科技》2012年第4期86-88,108,共4页钟瑜 张振谋 谭英彬 梁国校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两个刺栲属树种杂交授粉控制技术研究"(林科201115号);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红锥良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模式研究"(桂科攻10100012-3);"十一五"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广西主要优良珍贵乡土树种-红锥良种选育与示范"(桂林科字[2009]2-1号)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2个种,即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与白锥(C.carlesii Hayata)种间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适合栲属种间嫁接,没有发现嫁接不亲和的现象;不同时期嫁接均有较高的成活率...
关键词:栲属 种间嫁接 成活率 生长量 
两个栲属树种种间嫁接及影响因素
《林业科技开发》2012年第5期89-91,共3页钟瑜 姜英 梁国校 林建新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学研究业务费项目(编号:林科201115号);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攻10100012-3);广西"十一五"林业科技项目(编号:桂林科字[2009]2-1号)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的红锥与白锥2个树种种间及种内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此嫁接方法适合2个栲属树种嫁接,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100%,异砧嫁接最高达79%;种间嫁接未见嫁接不亲和现象。在南宁3月是2个栲属树种种间嫁...
关键词:栲属 种间嫁接 成活率 成活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