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曜

作品数:84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韦正叶原小森阳子项阳石松日奈子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敦煌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昙曜五窟的营造次序和理念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20年第6期32-38,共7页韦正 
昙曜五窟的营造分第20窟、第19—16窟前后两个阶段;五窟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分别对应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太子、文成帝;具体的营造次序为第20—17—19—18—16窟。这一营造次序既遵循也反映了昙曜五窟的营造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以...
关键词:昙曜五窟 营造次序 营造理念 
云冈昙曜五窟洞窟形制中的印度因素与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6
《敦煌研究》2020年第4期38-43,共6页郭静娜 韦正 
山西省科技厅项目“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云冈石窟丝路文化研究”(2018041012-2);大同市科技局项目“云冈石窟丝路文化研究——以犍陀罗艺术传播为例”(2019178)。
云冈石窟的早期洞窟又称昙曜五窟,洞窟形制较为独特,与现阶段所知的大像窟窟型均不同。论文通过对昙曜五窟大像窟平面形状、洞窟内的雕刻风格以及云冈石窟山顶寺庙遗址的分析,同时对比克孜尔石窟、巴米扬大佛的洞窟形制,得出昙曜五窟的...
关键词: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 洞窟形制 
久别重逢的石雕——云冈石窟窟前出土的几件石雕找到了位置被引量:2
《敦煌研究》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员小中 王雁翔 
2013年夏秋之际,在云冈石窟五华洞窟檐复建工地,我们发现了500多块石窟塌落的造像残件。其中有的石块可以在1954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著的《云冈石窟》第14卷中找到旧照,有的石雕残块与1992年昙曜五窟窟前出土石雕能拼接在一起。事实证...
关键词:云冈 昙曜五窟 石雕造像 
北魏沙门统昙曜地位丧失的再探讨——兼与石松日奈子商榷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13年第5期114-119,共6页陈开颖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原古都遗产旅游资源体验式开发模式研究"(2013-ZD-024)
日本学者石松日奈子曾通过释读《帝以僧显为沙门都统诏》一文提出北魏沙门统昙曜地位丧失的问题,但细绎原文,不难发现她对这篇文献的理解仍有值得商榷之处。种种考古学证据表明,昙曜因为献文帝所重用而营建鹿野苑石窟,无形中卷入献文帝...
关键词:沙门统昙曜 地位丧失 原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