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

作品数:87被引量: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光和郭卫东屈文生李少军庄玉丽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商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的海防实践与思想简析——兼论近代中国海防变革之迟滞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54-63,共10页李光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边疆民族地区司法改革中的特殊政策研究”(18BMZ033)。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的对外交涉活动及其思想对晚清的外交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其海防实践,则开启了中国海防战略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序幕。鸦片战争前期,耆英在奉天部署海防,提出“严守口岸”“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措施;鸦片战争后期,耆英在...
关键词:耆英 以守为战 水陆并重 师夷长技 海防变革 
《望厦条约》订立前后中美往来照会及翻译活动研究被引量: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3-126,共14页屈文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中英中美不平等条约的翻译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4BYY015);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在19世纪中期开始将注意力聚焦在亚洲。近代中美外交关系的第一页由1844年美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顾圣使团"掀开。美国公使顾圣在抵达澳门后,先后同护理两广总督程矞采、钦差大臣耆英展开了约半年之久的照会交涉与谈判。顾...
关键词:顾圣 程矞采 耆英 照会 中美外交 翻译史 
《望厦条约》订立前后中美关于徐亚满案照会交涉研究被引量:5
《法学》2016年第8期133-144,共12页屈文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中英中美不平等条约的翻译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844年6月发生的徐亚满案是中美《望厦条约》订立前后中方钦差大臣耆英和美方公使大臣顾圣在书面外交交涉中最为关切的问题。通过对比中英文照会档案,发现徐案受害人可能是"徐亚满"或"徐亚福"但不是"徐阿满",凶手名是"咀喋哩/Daniel";...
关键词:《望厦条约》 徐亚满案 领事裁判权 顾圣 耆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