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

作品数:87被引量: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光和郭卫东屈文生李少军庄玉丽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商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李光和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耆英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基督教弛禁略论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118-122,共5页李光和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改变了其持续一百二十余年的传统禁教政策,形成了这一时段的对基督教的有限弛禁政策;当时负责主持外交的耆英对清政府基督教弛禁起了促动作用;其原因有二:一是时势所迫;二是耆英对基督教的合乎理性的认知所致。
关键词:基督教 弛禁 耆英 
论耆英的西洋观被引量:1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7-50,共4页李光和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技术、基督教文化与医疗以及中西的通商贸易等有了新的了解。这些对西方新的认识,是指导其对外交涉的思想前提,也直接影响着当时清政府外交方针政策:诸如"力持和局"、基督教弛禁及"以商制夷"等等。
关键词:耆英 西洋观 对外交涉 影响 
务存大体 量为变通——鸦片战争时期耆英对外交涉思想探析之一
《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58-60,共3页李光和 
耆英是中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对外交涉的主要代表之一。“务存大体,量为变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耆英对外交涉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在对外交涉中,耆英试图尽力维护中国传统的对外观念及其对外体制,保持天朝上国的尊严。而在列强的军事恫吓...
关键词:耆英 务存大体 量为变通 
“力争国权,整军经武”——鸦片战争时期耆英对外交涉思想探析之二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06年第7期140-141,共2页李光和 
耆英是1842至1848年间清政府办理对外交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参与了战后奠基中西关系的全部条约谈判。“力争国权,整军经武”是耆英对外交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维护国家的利权,耆英曾据理力争,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挽回国家的一些损失;...
关键词:耆英 力争国权 整军经武 
论耆英与“禁烟”辨析
《理论月刊》2006年第5期68-70,共3页李光和 
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中英鸦片问题的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关键词:耆英 禁烟 鸦片交涉 
“示以诚信,一视同仁”——鸦片战争时期耆英对外交涉思想探析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165-168,共4页李光和 
耆英是鸦片战争时期从事对外交涉的主要代表之一。“示以诚信,一视同仁”是耆英对外交涉的两个重要的原则。他把儒家的“诚信观”运用于对外交涉,其基本效用是适应了妥协的需要;把本源于传统的天朝夷夏观的“一视同仁”思想,视为制夷良...
关键词:鸦片战争时期 对外交涉 一视同仁 思想 诚信观 夷夏观 儒家 制夷 
试论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的态度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62-64,共3页李光和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论断有失偏颇。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有关鸦片问题的中英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关键词:耆英 禁烟 鸦片交涉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外交涉述论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51-53,共3页李光和 
“力保和局,避免衅端”的思想是指导耆英主持对外交涉的基本原则。“务存大体,量为变通”是耆英主持对外交涉的重要特征,其结果使“国体瓦解。
关键词:耆英 对外交涉 力保和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