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涉

作品数:138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光和关威张富强王来特成晓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陆征祥争取关税自主权的对外交涉——以“巴黎和会”关税交涉为中心
《理论观察》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邓凤瑶 
2022年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团队建设项目“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团队”阶段性成果。
中国关税自主权自《南京条约》开始落入外人手中,“协定关税”使中国的主权和民族工商业发展受到巨大损害。陆征祥及北京政府趁欧战参战之机,向协约国提出修约请求,颁布“国定关税”条例,举行修改关税万国会议。欧战结束,民众呼吁关税自...
关键词:陆征祥 关税交涉 巴黎和会 
晚清华蘅芳的教育家精神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佟健华 
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杰出开拓者一一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江苏金匮县(今属无锡市)人,晚清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的科学先驱第一节华蘅芳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一)清末危机,洋务兴起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推开了清廷闭关锁国...
关键词:洋枪洋炮 华蘅芳 洋务运动 对外交涉 经世致用 外在条件 近代数学教育 闭关锁国 
以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旗帜》2024年第12期65-66,共2页 
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以下简称拉美司)主要负责调研规划我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地区的双边关系及外交事务,办理对外交涉,指导协调交往合作。党总支现有党员99人,下设6个党支部,其中第四、第五党支部先后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
关键词:外交事务 对外交涉 交往合作 双边关系 业务融合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调研规划 党支部 
清代军督部堂及其档案
《兰台世界》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张敏琪 
军督部堂是清末对拥有一系列兼衔的盛京将军和东三省官制改革后的东三省总督的尊称。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2200多卷军督部堂全宗档案,形成时间为光绪二十四年至宣统三年(1898-1911),经统计,有各式公文及发文底稿共1.8万多件,这些档案系统...
关键词:档案系统 光绪二十四年 盛京将军 对外交涉 财政金融 宣统三年 辽宁省档案馆 官制改革 
两江总督与清末疏浚黄浦江(1901—1911)
《近代中国》2023年第2期85-106,共22页孟凡礼 
疏浚黄浦江是英、美等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诉求,在辛丑议和过程中各国将疏浚黄浦江一条列入,使其正式成为清政府的一项条约义务。在条约拟定过程中,两江总督对于该条中抢夺中国主权的现象进行了强烈抗争,并在辛丑议和之后成为推动改订...
关键词:疏浚黄浦江 两江总督 外务部 对外交涉 
中立法与日俄战争时期的中国对外交涉——以“复州日设民务公所案”与“辩驳俄国布告案”为线索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3年第9期3-13,共11页郭黎鹏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晚清全权大臣制度的形成及其运作”(22XNH110)。
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中立政策与中立法运用向来备受质疑与批评,这些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近代中国中立的困境“一部中立”与“不完全中立”有所忽视的表现。上述困境与列强在华势力的存在和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密切相关,从而在日俄战争...
关键词:清末 日俄战争 中立法 法理矛盾 文明化 
从“国际解决”到“单独交涉”:长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对外交涉被引量:1
《抗日战争研究》2023年第2期55-68,M0004,共15页马瑞 
1933年初,日军攻占山海关,占领热河,进攻长城一线,直逼平津,国民政府被迫在长城一线布置兵力进行抵抗。由于中日双方实力的差距,战事渐渐难以支撑。国民政府一面寻求国际援助,争取各国出面调停,一面秘密开展对日直接交涉。不过英、美、...
关键词:长城抗战 国民政府 对外交涉 对日政策 
北洋政府应对华工赴俄保障的交涉
《西部学刊》2023年第12期153-156,共4页王舒 
2022年度黑龙江大学横向项目“中东铁路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编号:2022022中东)阶段性成果
一战使沙俄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扭转国内劳力短缺的局面和补充前线兵力,沙俄便开始了在华大规模招工。北洋政府为了应对一战期间俄国大规模招工,尽量避免或减少华工赴俄后产生的种种弊病,便出台了华工赴外工作章程等一系列政策,以...
关键词:华工 保障 对外交涉 
中立法与日俄战争时期的中国对外交涉--以“复州日设民务公所案”与“辩驳俄国布告案”为线索
《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16-126,共11页郭黎鹏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晚清全权大臣制度的形成及其运作”(22XNH110)。
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中立政策与中立法运用向来备受质疑与批评,这些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近代中国中立的困境“一部中立”与“不完全中立”有所忽视的表现。上述困境与列强在华势力的存在和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密切相关,从而在日俄战争...
关键词:清末 日俄战争 中立法 法理矛盾 文明化 
清季浙江对外交涉中的官绅关系:以中美湖州争地案为例
《近代中国》2022年第2期61-87,共27页许俊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条约体系下晚清教会置产与国家治理研究》(项目号20BZS14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近代外国教会置产与地方实践研究》(项目号2018BLS004)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的官绅关系主要围绕税收、匪患等地方内部事务而展开,其中的参变量夹杂着皇权和民权的介入,而到晚清,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来,影响官绅离合的因素开始拓展到对外交涉事务,西方强权成为搅动传统官绅关系的新楔子。这其中最容易且频...
关键词:官绅关系 内部事务 对外交涉 传教士 强权 参变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