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礼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外务部外交人类命运经济界中日关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南都学坛》《党史博采(下)》《中国经济史研究》《东北亚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矿务立法中的华洋权益纠葛
《经济社会史评论》2024年第3期91-104,128,共15页孟凡礼 
甲午战后,清政府将发展矿务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尝试利用洋商办矿。自1898年开始至1911年,清政府先后制定了六部矿务章程,其中,如何利用并限制洋商是这些章程关注的问题。矿务立法试图限制洋商占股比例,强调矿权国有,尝试取消各国治外法权...
关键词:矿务立法 洋商办矿 清政府 矿权 
列强博弈与清末商标立法(1903-191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4年第2期124-136,共13页孟凡礼 
在清政府主导之下,自1903至1911年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商标立法的进程,该次立法最终以失败收场。列强之间的博弈是导致立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列强博弈的焦点集中在对商标权的争夺之上。导致列强在这一问题上产生矛盾的原因,大抵有两方...
关键词:商标立法 《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商标互保协定 列强博弈 
两江总督与清末疏浚黄浦江(1901—1911)
《近代中国》2023年第2期85-106,共22页孟凡礼 
疏浚黄浦江是英、美等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诉求,在辛丑议和过程中各国将疏浚黄浦江一条列入,使其正式成为清政府的一项条约义务。在条约拟定过程中,两江总督对于该条中抢夺中国主权的现象进行了强烈抗争,并在辛丑议和之后成为推动改订...
关键词:疏浚黄浦江 两江总督 外务部 对外交涉 
粤汉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对美交涉(1900—1905)被引量:2
《清史研究》2022年第5期106-118,共13页孟凡礼 
1900—1905年是清政府利用美资建设粤汉铁路的阶段,美方却屡违合同,中方为此与美方进行了反复交涉。在这一过程中,关于是否“保全合同”,作为清廷中央代表的铁路总公司与铁路沿线三省民众存在明显分歧。面对三省民众不断扩大的抗议浪潮...
关键词:粤汉铁路 交涉 美国政府 清外务部 
广岛和平纪念馆的战争纪念特点与作用评析
《东北亚学刊》2019年第2期122-132,151-152,共12页孟凡礼 王文涵 
如何纪念二战以及选择对"加害"还是"受害"的强调,是战后日本社会进行"战争纪念"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广岛是日本作为二战"受害者"和"加害者"双重身份的集中体现,其战争纪念的内容与特点也因此具有典型象征意义。广岛和平纪念馆是战后广...
关键词:广岛和平纪念馆 战争纪念 战争受害 和平主义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被引量:2
《文化软实力》2018年第4期72-79,共8页孟凡礼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先秦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17DZLJ01)的阶段性成果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决议中,明确表明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标志着这一思想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在新时代条件下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价值观 文化认同 
战后日本和平教育的内容与特点评析——以和平博物馆为视角
《日本研究》2016年第3期88-96,共9页孟凡礼 
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儒家文化与‘命运共同体’建构研究";项目编号:KZXT03YB02
二战后期美国的战略空袭及原子弹的投放使日本遭受重创,战争的失败及战后民主改革的展开,宣告1890年以来所确立的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在日本的解体。战后日本教育体制进行了民主化与非军事化改革,促使形式多样的和平教育活动开始在日本社...
关键词:和平博物馆 和平教育“受害”意识和平文化 社会转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日本经济界的中国观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57-65,共9页孟凡礼 
曲阜师范大学社科基金项目(XSK201308)
中日两国关系能否友好发展的重点,在于双方民众对于彼此的"观感"。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美苏冷战、旧金山和会的召开以及美日单独媾和等事件的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遇到了巨大障碍,两国联系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的"民间"交流。在这一中...
关键词:经济界 中国观 访华代表团 中日关系 
《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书评
《历史学研究》2014年第2期56-60,共5页孟凡礼 
1.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日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战争的失败迫使日本现代化道路的中断,同时,战后改革的实施又是日本国家发展新的起点。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在整个60 年代,日本经济以年...
关键词:外交 政治 书评 日本 
复交前中日经济交往中的台湾因素分析(1951—1972)
《党史博采(下)》2012年第9期40-41,共2页孟凡礼 
中日民间经济交往,作为复交前两国接触的主要渠道,对于加深双方国民对对方的认知与理解,以及中日建交的最终实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宝岛"台湾,这一占据特殊重要地缘位置的海岛,在处于冷战的特殊国际环境下,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焦点...
关键词:“吉田书简” “LT贸易” 台湾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