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改革

作品数:245被引量:32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关晓红梁严冰史新恒王丽魏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严复致伍光建英文信札一通考译
《近代中国》2024年第1期333-347,共15页张浩 
新近得见严复致伍光建一通未刊英文信札手稿1,此札作于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一日(1906年10月18日),内容涉及晚清第二届游学毕业生考试、丙午官制改革、严复与袁世凯之关系等重要史实,涉及清末诸多重要人物,所反映史实多为其他文献所不及...
关键词:光绪三十二年 信札 伍光建 袁世凯 九月初 严复 毕业生 丙午官制改革 
清末民初外官制改革与国家治理转型被引量:2
《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1期133-155,M0006,共24页狄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城乡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22VRC129)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的外官制改革是近代中国国门打开后朝廷运用外来的“中央一地方”官制系统改造传统“内一外”官制体系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行政权的调整来化解内部的困境,并提升行政效率以应对国际竞争。本文将省制问题重新带回到行政分权的讨论中...
关键词:省制 官制改革 行政分权 军民分治 组织基础 
清后期笔帖式的发展嬗变及其原因探析被引量:1
《保定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彭新宇 
笔帖式是清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官职。为保障旗人仕进之路的通畅宽裕,清统治者特意为八旗子弟开辟了笔帖式入仕这一选官路径,以提高旗人的入仕数量,确保旗人群体的政治参与度。清后期,清政府官制改革,改笔帖式为录事,使得笔帖式的设...
关键词:晚清 笔帖式 录事 官制改革 
清代军督部堂及其档案
《兰台世界》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张敏琪 
军督部堂是清末对拥有一系列兼衔的盛京将军和东三省官制改革后的东三省总督的尊称。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2200多卷军督部堂全宗档案,形成时间为光绪二十四年至宣统三年(1898-1911),经统计,有各式公文及发文底稿共1.8万多件,这些档案系统...
关键词:档案系统 光绪二十四年 盛京将军 对外交涉 财政金融 宣统三年 辽宁省档案馆 官制改革 
原敬内阁官制改革评析
《日本问题研究》2023年第5期13-21,共9页文春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代日本两党制的构想挫折研究”(19FSSB019)。
日本学界把二战前的日本政党与官僚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对抗关系,但是在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却出现了代表藩阀官僚的桂太郎和政友会总裁西园寺公望轮流执政12年的“桂园体制”。“桂园体制”正是反映了政党与官僚之间不仅有对抗,也有协...
关键词:原敬内阁 官制改革 政务次官制度 官僚政党化 枢密院 
从厂卫制度透视明朝的灭亡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21期41-42,共2页顾诺金 
作为明朝独特的特务机构,“厂卫”是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集中皇权的工具。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朝臣权力过大导致元朝灭亡,基于这种认识,他在政治层面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官制改革,以达到分割权力、集中皇权的目的,如在中...
关键词:明太祖朱元璋 特务机构 行中书省 官制改革 政治层面 君主专制 丞相制度 厂卫制度 
乾隆朝奉天两次官制改革探析被引量:1
《清史研究》2023年第3期50-63,共14页梁晓婷 
乾隆初期,为简化奉天司法程序,终止旗民会审,统治者选择在官制领域寻求突破。十五年,令旗员铨补州县。二十七年,旗民聚赌案、高锦贪腐案、赫木偷参案及郭纬殴差案相继暴露出第一次改革的不足,迫使乾隆帝做出第二次变革,令奉天将军节制...
关键词:旗民会审 官制改革 满汉畛域 
丞参设置与清末官制改革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88-198,共11页刘文华 
各部丞参是清末新政时新设官职。它始于光绪二十七年外务部的设立,随后在新设的商部、巡警部、学部中得到推广,最终在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官制改革”中得到确认,在各部普遍设立。丞参的职掌大致是承上启下,统筹全局,辅佐堂官处置部内事...
关键词:丞参 清末新政 内官制改革 
丙午官制改革后的部务交接——以清末民政部为例
《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5期90-100,共11页纪浩鹏 
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进行了中央官制改革,改革之后,新旧中央各部之间进行了部务的接收与划分。民政部系在巡警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其部务有一部分来自于对巡警部的接收,一部分来自于新政办理的需要,还有一部分则由其他各部划分而来...
关键词:丙午官制改革 部务交接 民政部 
官僚制结构与皇权的抉择——以清末丙午官制改革为例
《社会学文摘》2022年第2期65-67,共3页魏海涛 
庚子事变后,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危机进一步加深。鉴于此,清廷推行了历时十年的新政,希图挽救风雨飘摇的王朝统治。1906年9月,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宣布改革官制以作为预备立宪的基础,史称丙午官制改革。在中央官制改革...
关键词:庚子事变 预备立宪 慈禧太后 君主立宪制 合法性危机 中央官制 责任内阁 官僚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