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健华

作品数:2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张家口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教育思想数学宗师中学数学数学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数学(高中版)》《中小学数学(小学版)》《自然科学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华蘅芳的教育家精神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佟健华 
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杰出开拓者一一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江苏金匮县(今属无锡市)人,晚清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的科学先驱第一节华蘅芳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一)清末危机,洋务兴起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推开了清廷闭关锁国...
关键词:洋枪洋炮 华蘅芳 洋务运动 对外交涉 经世致用 外在条件 近代数学教育 闭关锁国 
华世芳振兴和推广数学的思想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4年第1期11-15,51,共6页佟健华 武海亮 
华世芳在1892年前后撰写的《振兴算学论》和《推广算学议》以宏大的视野及对数学的执着追求,描绘了振兴数学之梦,谋划了推广数学之路。在《振兴算学论》中,华世芳认识到“振兴算学”,必须要解决数学人才少的这个根本问题。他敏锐地...
关键词:华世芳 振兴算学 推广算学 
万全书院探析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3年第4期6-10,73,共6页佟健华 
根据《万全县志》收录的文献,分析了万全书院创建的原委、结构和章程,探索了创建书院的环境、人物及其文化价值。
关键词:万全书院 原委 结构 环境 文化价值. 
“三角测量说”之浅析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3期60-64,共5页崔建勤 佟健华 
“嘉惠后学”的数学教育家华蘅芳在天津武备学堂,编写了深入浅出的数学讲义《三角测量说》,这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佳作.这部分内容在现代是高、初中数学教育必然涉及到的,作为数学家和教育家的华蘅芳所编写的讲义,是不可多得的科...
关键词:测量 三角 数学教育家 科普读物 一线教师 编写 数学家 讲义 
元中都遗址出土阿拉伯幻方之研究被引量:5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3期76-83,共8页佟健华 
本文根据元中都遗址发现的阿拉伯幻方,探讨了中都的营建主持者以及该幻方埋设于一号大殿的原因,进而揭示阿拉伯古数码字形在中国的演变历程;并从考古学和数学的视角,对元安西王府、元中都出土六阶幻方与明陆氏墓出土四阶幻方进行比对,...
关键词:元中都 阿拉伯 六阶幻方 
略析中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华蘅芳的数学创新思想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2年第12期7-9,共3页佟健华 
今年是华蘅芳逝世一百一十周年,他是中国早期掌握和传播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之一.为缅怀这位中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现从三个方面解析华蘅芳的数学创新,以体现他那深遽的数学思想.而华蘅芳数学思想的灵魂是数学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中国早期 数学创新 近代科学 先行者 创新思想 数学思想 代表人物 近代科技 
墨翟的数学教育思想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1年第9期39-41,46,共4页佟健华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中,能够在自然科学及数学中作出贡献的首推墨子,他早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①.他所创立的墨学,是包含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思想体系,在逻辑、自然科学技术有精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数学教育中,对...
关键词:数学教育思想 自然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哲学家 墨翟 学术思想体系 墨学研究 近代社会 墨家思想 
十进制度与筹算技艺的历史被引量:1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年第1期114-117,共4页佟健华 崔建勤 
研究数学及数学思想,最先要与之打交道的就是数。数起源于数,对于物体,并且一个一个地数,就产生了自然数。古代先民发现了蓍草(即筹)和十进制,于是由十进制和筹算演绎出了中国古代数学。
关键词:中国古代数学 历史 技艺 制度 数学思想 十进制 自然数 演绎 
线性规划探究课题实践的尝试与思考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0年第6期21-23,共3页王占芳 佟健华 
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2008年9月22日起,笔者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了课题制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尝试,让师生共同享受到数学探究学习的魅力.由此,我们总结了实施这...
关键词:实践活动 线性规划 课题制 数学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 2008年 数学课程 活动过程 
中学数学的构造法模式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0年第1期79-80,共2页佟健华 
“当数学家们转向抽象时,有一件最为门外汉不能理解的事情:那就是直觉的图象必须被转化为一种符号构造.”这时著名数学家韦尔在《数学的思维方式》中向我们介绍构造法时讲的一段话.
关键词:中学数学 构造法 思维方式 数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