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瘤胃

作品数:83被引量:33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亚琴刘书杰谢敖云王治业彭忠利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研究与开发》《中国畜禽种业》《畜牧与饲料科学》《生物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草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冷季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和粗精比饲粮对牦牛瘤胃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草业科学》2024年第6期1453-1470,共18页张振祥 曹铨 丁路明 俞旸 刘文亭 杨晓霞 张春平 童永尚 杨增增 周沁苑 王芳草 董全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300504)。
为探究饲养管理模式和不同粗精比饲粮对冷季牦牛瘤胃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菌群功能。选取2岁龄(24月龄),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牦牛(Bos grunmiens)24头随机分为4组,RCG1组在冬季放牧场自然放牧,RCC90、RCC70和RCC50组分别饲...
关键词:牦牛养殖 放牧管理 农牧结合管理 饲粮结构 瘤胃微生物 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饲粮精粗比对牦牛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草业科学》2022年第10期2201-2210,共10页庞凯悦 柴沙驼 王迅 孙璐 崔占鸿 刘书杰 王书祥 杨英魁 
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16200158)。
为了探讨饲粮精粗比对牦牛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体重相近、健康的雄性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各试验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50:50 (A组)、65:35 (B组)和80:20 (C组)的饲粮,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90 d。在正试期第90天,晨...
关键词:牦牛 精饲料 粗饲料 瘤胃 16S rDNA 菌群结构 多样性 
不同分级指数苜蓿干草–小麦秸秆组合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草业科学》2021年第1期171-182,共12页夏洪泽 郝文君 崔占鸿 刘书杰 
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Y-5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放牧牦牛冷季营养平衡调控技术研究(2018YFD0502403)”;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20-ZJ-91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A类(3-4)。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草分级指数(GI)优化牦牛日粮粗饲料营养组合。选取5种不同GI(7.03、6.21、5.38、4.55、3.72)的苜蓿(Medicago)干草–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组合进行牦牛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每个样本设3个重复,共发酵48 h。结果表明...
关键词:分级指数 苜蓿干草 小麦秸秆 瘤胃发酵 组合效应 
牦牛瘤胃微生物氮估测模型
《草业科学》2010年第2期98-98,共1页王虎成 龙瑞军 
关键词:估测模型 微生物氮 牛瘤胃 嘌呤衍生物 青藏高原 代谢体重 本地黄牛 排出量 
用尼龙袋法测定几种牧草在牦牛瘤胃内的消失率被引量:4
《草业科学》1998年第2期35-38,共4页董世魁 龙瑞军 费尚燕 杨志娟 
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分别测定了牦牛瘤胃内9种/品种牧草干物质、有机质、有灰酸洗纤维、无灰酸洗纤维的消失率。根据瘤胃内的消失率,较优质草地禾本科牧草为草地早熟禾和羊茅,干物质的消失率分别为91.3%、86.1%,无灰...
关键词:瘤胃瘘管 尼龙袋法 牧草 牦牛 消失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