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

作品数:470被引量:64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静杰陈晓露何志国蔡枫杨巨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敦煌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敦煌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焰肩与羽翼:中亚与中原造像神性表现的异同与交流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魏健鹏 徐铭君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20VJXT014)。
肩生羽翼或火焰的形象在古希腊至东亚等地的文化遗存中广泛出现,尤其在贵霜帝国时期,较多出现于神像和重要人物的形象上,作为其神圣或特殊性身份的象征。相关图式的根源可能追溯到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等神像的制作传...
关键词:焰肩 羽翼 贵霜 犍陀罗 西王母 文化交流 
中国早期帝释与梵天为胁侍的尊像组合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24年第1期38-52,共15页李玉珉 
帝释与梵天是印度婆罗门教的重要神祇,后来被佛教所吸纳,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在印度贵霜王朝的佛教美术中,帝释与梵天经常成对出现。随着佛教的东传,在河西与中原地区都有5世纪帝释与梵天图像的发现。其中,帝释皆着对襟紧身铠甲,有的手...
关键词:帝释 梵天 犍陀罗 秣菟罗 笈多时期 
莫高窟早期忍冬纹样的源流被引量:2
《敦煌研究》2022年第1期49-62,共14页赵声良 张春佳 
针对莫高窟早期忍冬纹的样式,通过两条线索来追溯其源流:一是来自西方的影响,包括古代两河流域、古希腊、犍陀罗传来的艺术样式;二是先秦两汉以来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及南北朝时期来自中原的新艺术风格。通过忍冬纹样式的不同类型不同时...
关键词:莫高窟 忍冬纹 印度 希腊 犍陀罗 
三件新出犍陀罗浮雕造像述论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21年第5期34-47,共14页李静杰 何平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项目“中国佛教图像与思想研究”(21BZJ003)。
新近面世的涅槃与弥勒组合浮雕、舍卫城神变浮雕、佛塔假门浮雕,在几个重要问题点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犍陀罗文化的认知。证实涅槃与弥勒图像组合及其象征的末法与传法思想,以及双神变与大神变合成的舍卫城神变图像率先出现在犍陀罗中心...
关键词:犍陀罗 涅槃与弥勒组合浮雕 舍卫城神变浮雕 佛塔假门浮雕 
犍陀罗地区与塔里木盆地周缘佛教寺院形制布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敦煌研究》2021年第3期13-23,共11页李肖 廖志堂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佛寺形制布局及演变研究”(16JJD780001)。
从印度发源的佛塔、佛寺在向中亚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周缘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沿途的文化元素,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多层)方形塔基-柱形塔身”的佛塔形制,以及“塔院-僧院”并列分布的佛寺布局模式,可见佛教寺院风格渐趋简单、封闭,反...
关键词:佛教寺院 形制布局 犍陀罗 塔里木盆地 
莫高窟第207窟初说法图考
《敦煌研究》2019年第6期25-33,共9页殷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宋回鹘史研究”(14AZD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14JJD770006)
莫高窟第207窟为回鹘时期重修的洞窟。通过参考相关佛典及图像,文章认为第207窟南、北壁说法图的内容均为释迦佛鹿野苑初说法。对图像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后,可发现这两铺初说法图中的图像元素不仅与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初说法作品十分相...
关键词:初说法图 莫高窟 新疆石窟 犍陀罗 
龟兹石窟梵天劝请图像研究被引量:7
《敦煌研究》2019年第3期74-83,共10页杨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疆石窟寺研究”(14ZDB054)
梵天劝请是释迦成道后不久发生的重要事件,经过梵天的祈请,释迦才决定向世人弘法。该题材多次出现于龟兹石窟中,画面以坐佛为中心,梵天合掌跪于佛前,佛上方绘出树神或不绘树神。绘树神的情况与《方广大庄严经》在龟兹地区的流传有关,并...
关键词:龟兹石窟 梵天劝请 犍陀罗 
佛经文本与艺术遗存所呈现的古代文化交流——以月光王本生为例被引量:2
《敦煌研究》2019年第1期7-19,共13页张文玲 
流传至今的佛经故事,数量众多,但并非大多数的佛经故事都还留存与之相关的多种语文佛经文本和艺术遗存,月光王本生是少数中的一例。对流传至今与月光王本生相关的佛经文本与艺术遗存的研究表明:1.月光王本生文本应出现于贵霜王朝时期,...
关键词:月光王本生 贵霜 犍陀罗 艺术遗存 莫高窟 东西文化交流 
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图像反映的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情况被引量:12
《敦煌研究》2017年第3期16-33,共18页李静杰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南亚文化给予南北朝隋唐艺术的影响"(15BA014)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
关键词:炳灵寺第169窟 西秦佛教图像 犍陀罗文化 梵天 执金刚力士 
梵天劝请图像考释被引量:6
《敦煌研究》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张宝玺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西秦壁画梵天劝请,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说法图。本文认为该图像内容是梵天劝请释迦说法图。梵天劝请源于印度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中,都是梵天与帝释天侍于释迦两侧,而本图则是梵天单一跪拜求请,更接近佛经的描述。
关键词:炳灵寺石窟 梵天劝请 梵天 帝释天 犍陀罗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