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趣

作品数:265被引量:1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新林王泽龙骆玉明李小荣阎福玲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禅趣和“利俗”之间——《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中的佛像发式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王亚 
对稀见嘉庆刻本的使用可推动关于清代佛传版画《释迦如来应化事迹》的研究。文章首先考察该版画的关键图像,即接近道士束发冠形象的释迦发式,分析其实践意义和佛学基础。其次,考察以释迦发式为核心的永珊样式的影响。最后,指出永珊样式...
关键词:永珊 版画 本土化 禅趣 释迦发式 
苏轼黄州词中的禅趣
《国学(汉斯)》2024年第6期1224-1228,共5页刘芳 
苏轼一生成绩裴然,在官为民,笔下有神,文学和史学地位都颇高。而其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却将平生功业归结于昏暗的贬谪时期,着实让人深思。尤其是贬居黄州时期,苏轼虽贬亦乐,以佛理排遣现实幽愤、寻求慰藉,同时引禅入词,将自然和佛法合...
关键词:苏轼 黄州词 禅意 佛法 谐趣 
在禅趣与市井间徜徉——马山的体验与感悟
《群言》2024年第6期59-61,共3页李嘉曾 
在奔流入海的扬子江南岸、碧波万顷的太湖北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无锡。无锡有锡山,原产锡矿,商代末期即开采殆尽,故被称为无锡。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时期,姬姓部落首领姬亶(别名公亶父、古公亶父)为避戎狄乱,率族人迁至陕西岐...
关键词:姬昌 古公亶父 禅趣 部落首领 陕西岐山 周太王 季历 市井 
朱英诞的诗与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2-53,共12页王泽龙 梁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9-1949)”(16ZDA240)。
作为一个被历史淹没的京派代表诗人,朱英诞的诗歌于历史洪流之外另辟一块自己的园地。古朴幽美的诗风、澄明空静的诗心、戏言近庄的诗趣,都呈现出与主流诗潮迥别的纯粹诗美。深受中国禅宗文化的浸染,朱英诞的诗歌与“禅”有着不解之缘...
关键词:朱英诞诗歌 京派 禅语 禅思 禅趣 
废名小说“诗境、画境、禅趣”一体背后的乡土情怀探究——以《竹林的故事为例》
《汉字文化》2024年第6期94-96,共3页梅宜宁 
废名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乡土文学是废名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景美、人情美、哲理美三位一体的乡土世界里,废名在人、事、物的交织之中,写出了中国乡土之上的人情故事。《竹林的故事》以勤俭劳作,诚实待人的三姑娘为主要人物,描...
关键词:废名 《竹林的故事》 乡土文学 
出道即巅峰:论宋代咏猫诗创作的成熟
《铜陵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麻飘飘 韩文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交融背景下宋元话本小说研究范式的嬗变”(17BZW104)。
随着宋代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养猫人数增多,加上日常生活入诗的潮流,宋代咏猫诗数量激增。为了明确宋代咏猫诗在古代咏猫诗中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宋代咏猫诗的创作内容、写作模式、审美意蕴、诗歌类型,总结出宋代咏猫诗在其创作内...
关键词:结构 休闲 禅趣 刺世 题画诗 
论王维“禅趣诗”的界定标准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53-59,共7页姚子豪 
古人对王维诗歌有“盖以维诗,诗杂禅趣”的评论,学界缘此提出“禅趣诗”概念,并认具有“清净明朗图景”的山水诗作“禅趣诗”,这容易导致对王维山水诗理解的偏差。从“禅趣”含义入手,分析历代公认王维“禅趣诗”的创作特点,总结此类诗...
关键词:禅趣诗 王维  
不同的雨,相似的情——写雨诗两首赏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3年第7期48-49,共2页
“雨”是古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意象。翻开书卷,可发现文人笔下的雨有着不同的滋味。有的抒写悲苦,如“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有的体现雅致,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有的叙说别情,如“日暮酒醒人已远...
关键词:古诗词 蒋捷 许浑 韦庄 禅趣 别情 悲欢离合 西楼 
不刻意自随缘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22年第12期69-69,共1页王丕立 
每每想起陶潜的两句诗便心下一动,“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在不刻意的人眼中,雨都是如此气定神闲。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诗歌...
关键词:禅趣 人生境界 独往 陶潜 刻意 
禅与诗
《书摘》2022年第12期92-95,共4页周裕锴 
禅与诗两种文化现象上千年的交流融合,不知冲开了多少禅师的智慧之门,开启了多少诗人的性灵之窗,凝聚成多少莹澈玲珑的艺术精品。在沉静的观照下,在活泼的体验中,在出神人化的冥想里,在豁然贯通的顿悟后,于是,诗坛便有了“空山无人,水...
关键词:不著一字 水流花开 禅趣 禅诗 禅境 艺术精品 交流融合 性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