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钒氧化物

作品数:26被引量:1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童庆松刘永梅吴俊莉施继成张华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化工新型材料》《广东化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钒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被引量:1
《硅酸盐学报》2022年第1期101-109,共9页陈子洋 任正鸿 张金慧 申来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02256,52072173);江苏省特聘教授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BK20200016)。
锂离子电容器一个电极采用电池型负极,一个采用电容型正极,因而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优点,有望成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基于Faraday反应的电池型电极与电容型电极动力学不匹配是锂离子电容器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研究者们发展了...
关键词:锂离子电容器 负极 钒酸锂 氮化钒 锂钒氧化物 
锂钒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
《新疆有色金属》2013年第6期58-59,62,共3页杨辉 
简述了锂钒氧化物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正极改性和探索新型正极材料的原则。具有层状或隧道式微观结构是选择锂离子电池候选正极材料的必要前提条件。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锂钒氧化物 电化学 
锂钒氧化物的掺杂改性研究
《新疆有色金属》2013年第3期53-54,共2页杨辉 
介绍了几种锂钒氧化物的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作用,探讨了掺杂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若干影响因素,比较了不同掺杂元素及掺杂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锂钒氧化物的掺杂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合成方法 
Mn^(4+)-掺杂锂钒氧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第2期205-208,共4页陈一维 张颖 汪大云 韩恩山 
以LiOH·H_2O、NH_4VO_3和Mn(CH_3COO)_2·4H_2O为原料,以柠檬酸(C_6H_8O_7·H_2O)为络合剂,用凝胶溶胶法按xLiV_3O_8·yLiMn_2O_4(x:y=1:0,4:1,8:1,12:1,16:1)合成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Mn^(4+)-LiV_3O_8,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掺杂 循环伏安 溶胶凝胶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W_xV_3O_8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294-298,共5页李丽 李国华 李华 王石泉 冯传启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开放研究基金资助
以LiOH.H2O,V2O5,WO3以及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锂钒氧化合物LiWxV3O8(x=0,0.01,0.03,0.05).利用XRD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前后LiWxV3O8均为单斜结构,但掺杂后晶胞参数a和c值与纯相LiV3O8相比略有增加,有利...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锂钒氧化物 流变相法 
锂钒氧化物纳米管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1
《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第4期787-792,共6页崔朝军 吴广明 张明霞 孙娟萍 杨辉宇 沈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52001);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7JC14052);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07DZ22302);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08ZZ22)
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水热法,以V2O5粉末和LiOH.H2O为原料,十六烷基胺(C16H33NH2)为模板剂,合成了锂钒氧化物纳米管正极材料.对合成样品进行了SEM、TEM、XRD、FT-IR和XPS表征和分析,并利用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关键词:锂钒氧化物 纳米管 水热合成 正极材料 
F-掺杂锂钒氧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电源技术》2009年第3期207-209,共3页顾军 李娟 
国家自然基金(20663006);新疆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XJEDU2006S206);新疆大学校院联合项目(070196)资助。
以LiF、LiOH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F掺杂锂钒氧化物LiV3F2xO8-x(x=0.01、0.025、0.05、0.1)。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锂钒氧化物 F掺杂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_6O_(13)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第12期10-13,共4页田成邦 邹正光 吴一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研究(桂科基0639060)
综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_6O_(13)的研究概况,阐述了V_6O_(13)的结构、制备方法,从掺杂离子和减小颗粒等方面论述了改善V_6O_(13)电化学性能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V6O13锂离子电池 锂钒氧化物 正极材料 
热电池用锂钒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放电模式被引量:3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年第1期59-66,共8页李志友 曹笃盟 周科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02015)
合成V2O5-V2O3-Li2O体系的3种化合物LiV3O8、γ-LiV2O5和VO2,并以其作为热电池正极活性物质、锂硼合金为负极、LiCl-KCl为电解质进行500℃、100 mA/cm2的放电实验,研究该正极活性物质在放电中的物相转变过程,同时对V2O5、β-Li0.3V2O5、...
关键词:钒氧化物 锂钒氧化物 正极 热电池 
Li_(1.2)V_3O_8的固相烧结法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第1期22-23,15,共3页林丽英 
以LiOH·H_2O和NH_4VO_3的混合物为前驱物,采用固相烧结的方法合成Li_(1.2)V_3O_8样品。在150℃、230℃、310℃和420℃烧结制备出理论组成为Li_(1.2)V_3O_8的样品。通过充放电循环实验、XRD衍射实验、差热实验等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锂钒氧化物 烧结 锂离子电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