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

作品数:2932被引量:10270H指数:4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何登发贾东杨晓平谭惠丰王长国更多>>
相关机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震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柴达木盆地北部2021年6月16日青海茫崖M_(S)5.8地震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22年第5期1313-1332,共20页张博譞 郑文俊 陈杰 何骁慧 李启雷 张冬丽 段磊 陈干 
第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资助。
青海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祁连山与柴达木盆地交界的部位。对于此次地震开展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之间的现今构造变形、应力状态及动力学过程,也将为该区未来的强震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文中首先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
关键词:茫崖M_(S)5.8地震 CAP方法 冷湖逆断裂-褶皱带 褶皱地震 发震构造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底泉背斜构造地貌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21年第3期521-539,共19页董金元 李传友 郑文俊 李涛 李新男 任光雪 罗全星 
第2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90861)共同资助。
石底泉背斜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宗务隆山与红山围限的山间盆地内,与怀头他拉背斜、德令哈背斜构成宗务隆山山前的第1排褶皱构造,限定石底泉背斜的构造地貌特征对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变形、地壳缩短和青藏高原的向N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石底泉背斜 柴达木盆地北缘 祁连山 褶皱变形 共和运动 
秋里塔格褶皱带东段探槽的古地震事件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20年第5期1039-1057,共19页张玲 杨晓平 李胜强 黄伟亮 杨海波 
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1521044025);区划图预研“逆冲型构造区潜在震源划分原则与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和西北潜在震源调整研究共同资助。
位于天山南麓库车坳陷中的东秋里塔格背斜带是典型的活动逆断裂褶皱带,1949年的库车M 71/4地震发生在该逆断裂褶皱带上。目前,仍然没有发现此次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也没有确定其发震断层。同时,由于这一地区相关的年代学研究匮乏,对于...
关键词:古地震 秋里塔格背斜带 逆断裂褶皱带 库车地震 天山 
北天山前陆盆地前缘西湖背斜带第四纪褶皱作用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0年第4期791-805,共15页王浩然 陈杰 李涛 李跃华 张博譞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LED2016A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22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810)资助。
西湖背斜带属于北天山前陆盆地最前缘的第四排活动褶皱-逆断裂带,前人对西湖背斜带的第四纪活动尚无系统研究。文中对5条横穿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解译,结合地表地质地貌的发育特征,对褶皱类型、生长机制、褶皱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
关键词:北天山 西湖背斜带 地震反射剖面 滑脱褶皱 生长地层 
活动褶皱地区横向河演化与风口形成的研究进展和案例分析
《地震地质》2020年第3期670-687,共18页曹喜林 耿豪鹏 潘保田 胡小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637,41571003,41501002)资助。
河流偏转和风口发育是横向河流域最显著的地貌现象,其形成体现着区域抬升和河流侵蚀间的平衡,并受控于断层侧向生长、连接与几何形态等构造过程以及影响河流侵蚀的气候和岩性要素。风口与横向河网的演化可用于评估相关断层活动的速率和...
关键词:活动褶皱 横向河 风口 黑河 合黎山 金塔南山 
龙门山中段山前彭县隐伏活动断裂三维构造特征被引量:5
《地震地质》2019年第4期944-959,共16页王振南 鲁人齐 徐锡伟 何登发 蔡明刚 李英强 罗佳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4104);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206);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题(2017CESE0102)共同资助
彭县隐伏断裂是龙门山中段山前的一条典型活动断裂,其构造特征对认识龙门山构造带向四川盆地生长的方式和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其被四川盆地晚新生代较厚地层所覆盖,该断裂的构造样式、三维空间展布、形成机制以及发震能力等问...
关键词:地震解释 彭县隐伏断裂 断层转折褶皱 褶皱调节性断层 三维模型 龙门山中段 
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_S6.2地震序列重定位与发震构造被引量:12
《地震地质》2018年第3期566-578,共13页刘建明 王琼 李金 吴传勇 赵彬彬 孔祥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208);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重点援疆项目(2016IES010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7043Y)共同资助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观测报告,采用HypoDD方法精确定位了呼图壁M_S6.2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的震源位置,采用CAP方法反演了主震和余震序列中部分M_L≥4.0地震的震源机制,从而综合分析了呼图壁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
关键词:呼图壁6.2级地震 HypoDD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褶皱型”地震 
新疆天山南部北轮台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速率被引量:5
《地震地质》2018年第1期71-86,共16页姚远 宋和平 陈建波 李帅 贾海梁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7042Y);北轮台断裂东段1︰5万地质填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2334)共同资助
北轮台断裂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为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北轮台断裂的持续活动使得多期洪积地貌面发生了断错变形与褶皱隆升。利用高精度差分GPS,对北轮台断裂阿克艾肯段和砖厂段内的多期地貌面的断层陡坎形态...
关键词:天山 北轮台断裂带 逆冲变形 褶皱变形 晚第四纪 
库车坳陷东部秋里塔格背斜带的活动断层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4
《地震地质》2016年第2期223-239,共17页李胜强 张玲 杨晓平 黄伟亮 黄雄南 杨海波 
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1521044025);地震行业专项编制活动断层相关标准研究(201308001)共同资助
在详细调查盐水沟以东秋里塔格背斜带地质、地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深部构造形态,讨论了背斜区地表断层的分布特征、活动性及形成机制。盐水沟以东的秋里塔格背斜带包括库车塔吾背斜和东秋里塔格背斜。库车塔吾背斜核...
关键词:活动断层 褶皱调节断层 逆断裂-褶皱带 东秋里塔格背斜 库车坳陷 
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古地震破裂方式和时间序列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15年第3期661-674,共14页李安 杨晓平 伊力亚尔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4-12);地震行业专项编制活断层探察相关标准研究(201308001);全国地震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1521044025)共同资助
古地震研究是构造地质基础研究工作之一,获得较为精细的古地震结果有利于提高对断层构造变形的样式、强度以及时间的认识。焉耆盆地是南天山东段的山间盆地,现今的构造应力场特征以挤压兼有走滑为主。盆地南北缘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关键词:古地震 和静逆断裂-褶皱带 焉耆盆地 天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