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表证

作品数:3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董汉良吕翠霞胡静彭腾邓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医药》《中国民康医学》《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家庭用药》更多>>
相关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杰以六经八纲辨治外感表证经验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31-33,共3页张晓军 李家劼 刘金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杰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149号)。
张杰治疗外感病经验丰富,认为外感表证的病因尤以风、寒、湿、燥之邪为重,且疫疠之邪仍归属于六淫之邪,外感表证的主要病机为营卫不和、气机升降失衡。张杰提出从六经八纲辨治,首辨阴阳以决方向,次辨寒热以定病性,终辨虚实以定治则;治疗...
关键词:外感表证 八纲 六经 临床经验 张杰 
《伤寒论》之小便与汗法关系探微被引量:2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35-38,共4页张意林 陈志强 胡明 
通过整理、归纳《伤寒论》中小便与发汗的相关条文,以及伤寒大家对小便与汗法关系的论述,探析《伤寒论》中小便与汗法的关系。发现汗法的有效应用与小便的关系甚为密切,如外感证兼见小便不利、频数、短少等情况皆不可随意发汗,通过分辨...
关键词:《伤寒论》 外感表证 汗法 小便 
中药的升降浮沉指的是什么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年第9期46-47,共2页韩呈 
中药理论中有“升降浮沉”之说。中药的“升降浮沉”到底指的是什么?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
关键词:升降浮沉 中药理论 药物所 人体作用 阴阳属性 用药规律 治疗效果 外感表证 
外感表证脉象及其寒热属性辨别精要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年第2期175-177,共3页叶茂 马华 
薛秦名老中医工作室经费资助
外感表证是常见多发疾病,然外感表证有寒和热之分,传统观念认为表证属寒者,脉象为浮紧,或浮缓;表证属热者,脉象为浮数。浮脉与表证似乎已不可割离,已经成一种惯性思维,原因多为先入为主思想,即外感脉浮,或不能悉心体会脉象。...
关键词:外感表证 脉象 关系 寒热属性 判别 
葛根黄芩黄连汤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6年第12期43-43,共1页刘铁龙 
葛根15克,甘草6克,黄芩、黄连各9克。用法:上四味以水先煮葛根,再纳诸药,去滓,温服。功效:解表清里。方解:外感表证初起,邪在太阳,理应解表。但表证未解,误用攻下,虚其里气,以致表热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故称“协热下利”...
关键词:葛根黄芩黄连汤 外感表证 解表清里 协热下利 解肌表 里热 
名老中医陈宝贵治疗外感表证的经验举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6期554-556,共3页刘春香 于洁 
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从医半世纪以来,孜孜以求,辛勤耕耘,蜚声国内,誉满杏林。陈老师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于学生更是认真教诲、启悟后学,有循循善诱之德。笔者侍诊,受言传身教,于医术所得倒为其次,其人格魅力、不懈...
关键词:名老中医 陈宝贵 外感表证 治疗 医术精湛 言传身教 人格魅力 老师 
以寒凉为主治疗火热病证
《医师在线》2016年第18期32-33,共2页杨峰 
火热在表,宜用辛凉解表法 对于患者出现的身热、怕冷、头身疼痛等外感表证,刘完素认为,此多属热邪在表,不宜泛用辛温发汗之品,而应在发散药中加入甘寒辛凉之药,或直接以辛凉药物宣郁散热,如此则表解热除,这才是正治。
关键词:火热病证 辛凉解表法 治疗 寒凉 外感表证 辛温发汗 刘完素 
冬季治疗外感的中成药选择
《健康指南(中老年)》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马有度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应用中药治疗流感具有很好的优势。早在东汉时代,中医就有了治疗外感的专著《伤寒论》,后世又出现了众多外感专用良方。尤其现代治疗外感表证的中成药品种很多,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成药品种 中药治疗 冬季 《伤寒论》 外感表证 现代治疗 治疗效果 流感 
葛根——治疗头项强痛之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第6期14-14,共1页
【歌诀】葛根之王治项强,发表解肌甘辛凉。解热生津升清阳,头痛泻痢透疹畅。【释义】中药治疗头项强痛首选葛根。葛根甘、辛、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葛根甘凉,于清热之中...
关键词:头项强痛 中药治疗 葛根 解肌退热 解热生津 发汗解表 外感表证 生津止渴 
防风的临床拓展运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何利黎 彭宁静 黄文强 吕德 罗再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737);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防风是临床常用中药,其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它虽归类于解表药,是“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破伤风、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等证。但近年来临床研究...
关键词:临床研究 防风 常用中药 祛风解表 外感表证 风湿痹痛 妇科疾病 解表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