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宗教

作品数:253被引量:3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金刚张芸王彬王建新穆卫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共济南市委党校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寺院兴衰看佛教中国化的地域性问题——以庐山东林寺为例
《法音》2023年第12期20-24,共5页张琴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江西佛教祖庭文化研究”,项目编号:JD18045;2022年度九江市委统战部理论创新研究课题“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若干重点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界一般认为,宗教只有在政治、文化、社会三个层面实现中国化,才真正称得上卓有成效。[1]我国外来宗教的实践与发展又离不开所处的具体地域,因而分析其地域性问题,有助于透视现象,寻绎规律。早在上个世纪,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就曾提出,历...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胡适先生 外来宗教 时代变迁 物质载体 典型范例 寺院 兴衰史 
“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和特点浅析
《法音》2022年第10期51-53,共3页袁帅 
佛教可以说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自传入中国以来,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便逐渐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深度广泛融合,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佛教不断中国...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统文化 外来宗教 社会习俗 宗教中国化 中国的政治 社会群体 
北朝菩萨像面容风格述论
《法音》2022年第4期56-62,I0003,I0004,共9页杨晓慧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ZD20;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HFZ20210161。
一、引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影响,其广度和深度较之近代中国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二,这一时期的华夏艺术的发展由自发走向自觉。;任何...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 佛教造像 外来宗教 艺术作品 菩萨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华夏 基本特征 
略论佛教中国化的文化特征
《法音》2021年第4期21-24,共4页释庆道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与本土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使佛教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丰沃的土壤中,渐渐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蓬勃发展,实现了中国化...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来宗教 社会价值观 园林景观 本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