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斜

作品数:1347被引量:177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桂香王利华赵堪兴殷小龙王京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爱尔眼科医院青岛大学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PFCC护理模式在小儿斜视术后视觉康复训练的应用
《浙江创伤外科》2025年第3期599-600,共2页黄文洁 胡雅男 梁铮铮 李蓉 
浙江省温州市基础性医疗卫生科技项目(Y2020611)。
目的 探讨以患者和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PFCC)在小儿斜视术后视觉康复训练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42例间歇性斜视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与研究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
关键词:儿童 间歇性外斜视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视功能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与传统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重庆医学》2025年第3期696-700,708,共6页赵秋语 陈黎 薛黎萍 胡敏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L-2018018);云南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CY22624106)。
目的比较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和传统外直肌后徙术(C-BLR)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起至2023年11月发表的相关研究,比较S-...
关键词: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传统外直肌后徙术 手术治疗 META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筛选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
《眼科新进展》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谢婧 蒲丽 王正静 胡红芳 冯亮 赵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260208);贵州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gyfybsky-2022-06)。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243例(486眼)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按7:3的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70)、验证集(n=73)。利用Lasso回归、Boruta算...
关键词:共同性外斜视 早期复发 Nomogram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共同性外斜视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临床眼科杂志》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周芹 陈学敏 蓝芹燕 虞林丽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行共同性外斜视患者76例,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及个体化的手术设计,全部患者都行了单眼的外直肌后徙及内直肌缩短术,术后43例...
关键词:共同性外斜视 立体视 双眼视功能 斜视手术 
黄土基坑单排内外斜直组合桩支护性能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25年第1期160-166,共7页罗龙平 曹卫平 赵敏 肖涵楠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面上项目(2024JC-YBMS-299)。
文中通过在黄土地基中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人字形与个字形组合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变化规律,并采用PLAXIS 3D验证试验结果,研究不同斜桩倾角对支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字形组合对桩身变形及坑外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优于个...
关键词:斜直桩 黄土基坑 模型试验 支护性能 PLAXIS 3D 
关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眼科杂志》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刘虎 李天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3159)。
间歇性外斜视(IXT)是最常见的斜视类型,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随着斜视与小儿眼科领域快速发展,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已常规开展IXT手术,但是手术成功率不高,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本文针对临床IXT手术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关键词:外斜视 眼外科手术 临床方案 
共同性外斜视中眼外肌分子表达与病理组织形态变化的研究
《国际眼科杂志》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周小瑞 王志斌 底煜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81600747);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No.JYTMS20230089);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No.2023JH2/101700129)。
斜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外肌肌力失衡,视轴偏斜的一种眼科常见疾病。共同性外斜视是斜视的主要类型,疾病的形成被认为与遗传、眼调节功能异常、双眼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使双眼视轴保持平行,促进立体视功...
关键词:共同性外斜视 眼外肌病理 肌源性因素 蛋白表达 视觉功能 
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刘育榕 王迅 刘新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科研启动专项基金(2021ky003)。
患者,女,65岁。2023年2月因"双眼视物重影伴眼红4个月"就诊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患者4个月前因双眼视物重影在外院行脑CT检查未见异常,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未见好转。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院眼科查体:左右眼视力均为0.6,矫正均不提高;...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 动眼神经麻痹 右眼视力 眼球结膜 上睑下垂 高度水肿 眼外斜 间接对光反射 
肌肉松弛药对全身麻醉外斜视矫正手术患儿眼位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临床误诊误治》2025年第2期60-66,共7页明春平 吉伟 张晓宇 李淑婷 尹娟 
河北省2021年度医学科学研究课题(20210296)。
目的探讨肌肉松弛药对全身麻醉外斜视矫正手术患儿眼位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外斜视患儿80例,均择期行全身麻醉外斜视矫正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麻醉诱导,不使用...
关键词:外斜视 儿童 矫正手术 肌肉松弛药 全身麻醉 眼位 平均动脉压 苏醒质量 
外斜视患儿术后眼位不正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4年第6期965-967,共3页吉伟 明春平 张晓宇 李淑婷 尹娟 
河北省卫健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10296)。
目的分析外斜视患儿术后眼位不正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外斜视患儿60例,均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随访术后12个月,记录患儿眼位不正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2个月,患儿眼位不正发生率为35.00%。年龄≥8岁、集合不足型斜...
关键词:外斜视 术后眼位不正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