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圆内方

作品数:267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海涛郑晓燕刘刚朱锐吴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大运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省淮北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钱币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钱币”颂
《安徽钱币》2011年第2期44-44,共1页徐达元 齐思源 
金银铜铁,泉货世界,外圆内方,古往今来。商周贝币.春秋泉帛,战国刀布,秦汉媒介,唐宋交易,明清买卖,历史化石,朝代名片。如今货币,重要国策,手持银卡,周游全国。钱不在多,要有仁爱,币不在少,不可无德。中华民族,勤劳团...
关键词:钱币 外圆内方 中华民族 金银 春秋 商周 战国 秦汉 
花穿钱浅析
《安徽钱币》2009年第2期27-28,共2页张先忠 
自秦代“半两”钱开始,铜钱就改圆孔为方孔,外圆内方的形制就延用到之后的各朝各代,直到“民国通宝”。铜钱退出货币历史舞台,此形制基本不变;据说它象征天圆地方的道教观念。然而,在铜钱的这种基本形制下,却偶尔会出现打破方孔...
关键词:外圆内方 天圆地方 铜钱 形制 六角形 秦代 民国 龟甲 
钱纹汉砖引起的联想
《安徽钱币》2009年第1期34-34,共1页杨志友 
公元2008年12月中旬,笔者与泉友嵇斌去风阳县临淮镇霸王城一带寻觅古钱。在闲游古城东北方河滩地时,却意外地发现在开沟翻土的泥中散露有不少半截和大半截以及较完整的各种花纹墓砖。这些墓砖花纹图案多在砖的侧面或砖的两头,纹样多...
关键词:墓砖 联想 钱纹 花纹图案 外圆内方 图案纹饰 风阳县 河滩地 
民俗钱与新春风俗
《安徽钱币》2009年第1期52-52,共1页叶真铭 
民俗钱又称“压胜钱”或“厌胜钱”,它不是流通钱币,但又是具有外圆内方钱币形状的特殊“钱币”。我国古代种类繁多的民俗钱是研究当时民间风俗、民间文艺、民间信仰等民间习俗的宝贵实物资料。民俗钱中有不少反映春节风俗的内容,值...
关键词:民间风俗 民俗 外圆内方 民间文艺 实物资料 民间习俗 民间信仰 厌胜钱 
古钱币在民俗文化中的历史地位被引量:1
《安徽钱币》2009年第1期53-55,F0003,共4页汪青 
本文主要是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钱币民俗化问题。古代人们把钱币视为神圣的护身符,并且由此敷生出种类繁多的民俗花钱,其形制仍然沿用外圆内方。笔者认为,这是民间对古钱正用品认识的超越,这种超越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天圆...
关键词:民俗文化 古钱币 历史 外圆内方 天圆地方 民俗化 护身符 古代人 
多姿多彩秦半两
《安徽钱币》2008年第1期15-15,共1页张业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文化群雄并起。三晋(韩、赵、魏)和两周地区因重农殖而行用农具铲状的布币;东方的齐、燕濒海多渔猎而铸造仿刀形的刀币,南方楚国的货币则是戳记的爰金和仿海贝的鬼脸,惟秦多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六王毕”,秦...
关键词:秦半两 春秋战国时期 外圆内方 半两钱 文化群 货币 楚国 
浅析花钱上的道教文化
《安徽钱币》2005年第3期34-35,共2页周腾宝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同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着方仙道、黄老道等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于东汉顺帝时期(126~144年)逐渐形成的,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悠久历史。先人善于用传统方式将民俗文...
关键词:道教文化 花钱 传统宗教 宗教信仰 传统民俗 货币文化 宗教观念 外圆内方 文化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