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罪问题

作品数:90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范振远王秀梅高铭暄秦波龙在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定罪问题上被告人不良品格证据的运用
《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8期47-56,共10页林慧翔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生科研创新项目“定罪问题上被告人不良品格证据的运用”(FXY2020099)。
目前我国立法未明确规定品格证据,但不少司法判例在定罪问题上采纳了被告人不良品格证据。事实上,我国现有诉讼模式无法避免该类证据进入定罪阶段。适当运用被告人不良品格证据有助于解决“一对一”案件司法印证难题,实现有效打击犯罪...
关键词:不良品格证据 定罪阶段 相似事实行为 隐蔽犯罪 
疫情防控下传播传染病行为定罪问题研析——《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33-138,共6页邓红梅 
黄冈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019年开放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02103。
将传播传染病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时应理解两罪的犯罪主体、客观行为方式、主观方面及它们之间的界限。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符合医学标准,《意见》对这一标准的明确是对《解释》...
关键词:疫情防控 传播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意见 理解与适用 
试析网络直播涉黄的定罪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8期41-42,共2页刘冰 
近几年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继而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网络犯罪,其中,网络涉黄是近几年的打击重点,各地均在开展净网行动。互联网科技发展迅猛,从90年代末2000年初时的QQ聊天室,到播放平台,再到如今如火如荼的网络直播,形...
关键词:网络直播 涉黄 黄播 互联网犯罪 
民间互助会刑事案件定罪问题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东南司法评论》2019年第1期152-161,共10页林宁烨 
民间互助会刑事案件定罪的关键,在于通过归纳总结"会首""会脚"两种角色主要诈骗行为类型,围绕被告人筹款行为、还款能力、会金用途、倒会最主要原因等方面,判断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对于将会款肆意挥霍、用于非法活动以...
关键词:民间互助会 定罪 诈骗行为 非法占有故意 
关于劫持火车、电车的定罪问题分析
《法制博览》2019年第8期18-20,共3页叶慧敏 
由于我国的刑法当中并没有对劫持火车、电车罪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刑法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却抱有不同的看法及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在当下的现行立法框架之下,假如出现劫持火车、电车的行为,那么就应当将其的罪行视为"利用危险手段或...
关键词:劫持火车 劫持电车 定罪问题研究分析 
偷换商家二维码行为的定罪问题——一种新的盗窃罪:“三角盗窃”被引量: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45-49,共5页宋旭博 
在认定偷换商家二维码案件的性质问题上,存在诈骗罪、盗窃罪、三角盗窃罪三种主要观点。实际上此种案件并不满足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在传统刑法理论中,盗窃罪中财物所有人往往和受害人是一体的,但现实中也存在财物所有人与受害人相...
关键词:偷换二维码 诈骗罪 盗窃罪 三角盗窃 
浅析危险驾驶行为定罪问题
《法制博览》2018年第35期257-257,共1页杨蕊 
随着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化,对于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探讨也愈来愈热烈,从法理学角度对危险驾驶行为入罪进行探究就愈来愈重要。此次主要就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重要意义和原因加以阐述,然后就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发展建...
关键词:危险驾驶 入罪 法理学 
浅析见危不助的定罪问题
《法制博览》2018年第36期216-216,共1页江钊葭 
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愈来愈重要,尤其是处在依法治国的发展时期,就要将各个领域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本文主要从法理学的角度对见危不助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借此对实现法律体系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见危不助 法理学 入刑可行性 
于欢案定罪问题的法理分析——以阶层犯罪论为视角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8年第8期101-102,共2页宋钰 
于欢行为的定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该文围绕于欢故意伤害案展开法理分析。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角度考察,对于欢行为法理考察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欢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应当构成故意伤害罪。
关键词: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期待可能性 
挪用公款中共同使用人的定罪问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3期65-65,76,共2页陈萍 
在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挪用公款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公款使用人如何认定为共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认识上的争议,特别是使用人是否明知是挪用的公款,在证据的认定和法律的界定上存在取证难度和认识分...
关键词:挪用公款 非国家工作人员 定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