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说

作品数:19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颖王海蓉廖肇羽袁媛谢谦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克拉玛依学刊》《山花(下半月)》《长江文明》《北方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明小说商业出版的新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8-83,共6页王颖 
晚明时期坊刻小说十分活跃,商业出版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且颇具特色。这一时期传统封建社会由繁荣走向衰落,并向近代社会转型,因此坊刻小说的商业出版也出现了相应变化。晚明小说商业出版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文人与书坊的结合愈加紧密;小...
关键词:晚明 小说刊刻 商业出版 书坊 
晚明小说《平闽全传》创作新探
《长江文明》2022年第4期46-61,共16页刘涛 
本文围绕小说《平闽全传》的创作过程,运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重新考察其版本、创作时间、史料依据、写作目的。从中发现,《平闽全传》主人公“杨文广”的原型并非武周时期岭南首领、漳州刺史陈元光,而是戚继光。《平闽全传》实则闽南...
关键词:《平闽全传》 杨文广 戚继光 张琏 许朝光 畲客 
玩物之趣:晚明小说《弁而钗》的视觉呈现与图像评点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22年第7期149-160,F0003,共13页赵丹坤 
笔耕山房崇祯年间刊行的艳情小说《弁而钗》是晚明出版物中具有视觉独特性的典型文本。书中插图的正图为与小说情节相关的叙事图像,副图以物的图绘、锦栏图饰、诗词韵语等方式呼应正文文本,形成了相互补充和阐释的“多重互文”网络,开...
关键词:视觉经验 小说情节 书籍插图 价值体系 艳情小说 视觉呈现 典型文本 
《二刻拍案惊奇》中朱熹的形象演变
《文学教育》2022年第16期78-82,共5页周雅芳 
朱熹的形象,从《宋史》等史书中伟大思想家与哲学家演变成晚明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欺世盗名的伪君子,朱子由受人尊敬的儒学圣贤走下神坛,成为百姓眼中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普通人,其中原因既有陆王心学的影响、前人对朱熹的负面记载...
关键词: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 朱熹 宋代理学 晚明小说 形象演变 
从“三言”看晚明小说中通俗审美意识的兴起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6期259-259,共1页牛玥 
“三言”是宋元明三代最为重要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其中虽不乏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对市民阶层生活百态的描摹,这些市民百姓喜闻乐见的趣事恰恰契合了普通大众的审美趣味与欣赏习惯,体现了晚明“民间化”、“市井化”的审...
关键词:“三言” 通俗审美意识 
从审美之“趣”到娱乐之“趣”——晚明小说观念中的趣味化研究
《理论月刊》2017年第5期52-56,共5页闫娜 
在晚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影响下,"趣"这一审美范畴逐渐失却了其原本的空灵超俗之味,沾染了不少世俗逐乐的自适之味,由审美之维滑向了娱乐之维,这个趋势在晚明的小说观念中尤为显著。晚明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敢于正视自己的享乐需...
关键词:晚明小说 审美之趣 娱乐之趣 小说趣味化 
友情与性爱的交融——晚明三篇同性恋小说评析
《明清小说研究》2016年第3期62-71,共10页崔允珠 
男性同性恋现象在晚明风靡整个社会,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成了一种风气。许多士林官宦以及地主豪绅,通过圈养小倌、拥有同性情人来彰显身份。当时男性同性恋关系可分为主动角色和被动角色。社会的宽容和承认只针对主动一方而言,被动一方往...
关键词:晚明小说 同性恋 真情 
中国官文化的时代展示与文本批判——晚明小说《鼓掌绝尘》的政治伦理意识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52-54,共3页沈云霞 
"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这一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官场的腐朽与黑暗则到了难以救药的程度,那种兼济天下的儒家入仕理想,只能游离于现实之外。《鼓掌绝尘》继《金瓶梅》之...
关键词:《鼓掌绝尘》 官场文化 文本批判 政治伦理 
蟒衣逾制与晚明小说的民间书写被引量: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14-118,共5页黄维敏 
蟒衣是明代特有的赐服,因其地位仅次于龙袍,历来僭拟逾制之风兴盛,《明史》、《大明会典》、《明实录》等正史典章中也多有记载。此外,《金瓶梅词话》等晚明小说中也涉及到蟒衣在民间的僭服和流传情形,可以弥补正史典章中付之阙如的部分...
关键词:蟒衣逾制 晚明小说 民间书写 
朱熹与严蕊:从南宋流言到晚明小说被引量: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74-78,共5页谢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项目批准号:08JJD840200)
明代中期之后,程朱理学就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但这主要是士大夫精英阶层的学术思潮,儒学内部的学理之争,对民间文化心理的影响不大。晚明凌濛初根据宋人笔记敷演成文的白话通俗小说《硬勘案大儒争闲气》,在普通市民读者心中,才更具颠覆...
关键词:凌濛初 程朱理学 朱熹 严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