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全新世

作品数:215被引量:133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志忠靳建辉凌智永余克服马春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水下三角洲中晚全新世的有机碳埋藏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74-90,共17页王秀行 刘世昊 胡维芬 冯威 丰爱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76175和42078067)资助。
黄河作为世界性大河,在世界源-汇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汇区是探讨有机碳埋藏的热点区域。但目前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的碳埋藏过程的研究多聚焦于其现代沉积过程,对千年尺度水下三角洲地区的碳埋藏过程的认识仍较为缺乏。鉴此,本...
关键词:碳埋藏 沉积演化 黄河水下三角洲 中晚全新世 有机碳来源 
中晚全新世科尔沁沙地气候变化及沙地演化研究
《干旱区地理》2024年第11期1876-1886,共11页廖婉约 介冬梅 高桂在 王江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162);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0101149JC);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2412021ZD005)资助。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明确沙地演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未来沙地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以科尔沁沙地东北缘一处风沙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度、烧失量、植硅体指标系统重建了科尔沁沙...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气候变化 沙地演化 植硅体分析 粒度分析 
基于钻孔记录探究古云梦泽沉积面貌
《人民长江》2024年第11期30-37,共8页管硕 顾延生 姚仕明 丁兵 曾玉红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KSF2024986/HL);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23A2023)。
古云梦泽是晚全新世时期江汉平原与长江最主要的水沙交换载体,其形成演化特征为沉积物所记录,蕴藏了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为了探讨古云梦泽沉积演化的规律和模式,基于2014~2019年江汉平原野外钻孔采样数据,对江汉平原钻孔沉积物...
关键词:古云梦泽演化 粒度分析 钻孔沉积物 “河流-湖泊-三角洲”复合沉积模式 江汉平原 晚全新世 
孢粉记录的晚全新世以来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泥炭地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4年第18期7991-8002,共12页刘锐 赵林 谢远云 刘立新 吴少强 臧淑英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0A20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151);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HSDBSCX2022-07)。
当前泥炭所揭示的区域古植被、古气候与环境变化相关工作已广泛开展,然而对于泥炭地本身演化的研究却很少涉及,尤其是对于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泥炭地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晰,阻碍了人们对这一特殊类型泥炭地历史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兴安岭 孢粉 晚全新世 多年冻土 泥炭地演化 气候与环境变化 
丝绸之路天山廊道中段晚全新世环境与古代文明协同演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4期180-189,共10页姚付龙 苏展艺 夏倩倩 胡晓峰 唐国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环境因素的史前新疆丝绸之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形成演化机制”(2022D01C457);伊犁师范大学高级别培育项目(YSPY202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高分辨率泥炭记录的天山北坡全新世植被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4196101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计划项目(YJC2023A05)。
天山廊道古环境变迁与古文明演进的耦合关系是丝绸之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演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巴音布鲁克湿地泥炭沉积剖面,以花粉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结合花粉主成分分析结果、考古资料,揭示了天山廊道中段晚全新世植被演...
关键词:花粉 气候 人类活动 协同演化 天山廊道 
玛曲谷地晚全新世风成黄土化学风化程度与气候变化
《地理研究》2024年第7期1911-1928,共18页王忻宇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李瑜琴 赵晓康 翟颖 孙雪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046、42277449、41971116、42071112)。
本文以若尔盖盆地玛曲黄河一级阶地覆盖的老桥西(LQX)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磁化率、元素含量及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研究,用光释光方法进行测年断代,在构建剖面地层年代框架基础上,试图揭示晚全新世以来风成黄土的化学风化特征及记录...
关键词:黄河一级阶地 常量元素 晚全新世 气候变化 LQX剖面 
新疆帕米尔高原金草滩湿地中晚全新世以来植被演变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3期770-779,共10页周彦宏 周乐 张芸 西瑶瑶 孔昭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971121和42271161)资助。
湿地沉积物蕴含着大量的古植被信息,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因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气候系统的变化响应十分敏感。本研究以取自新疆帕米尔高原地区金草滩湿地深度为72 cm的剖面为分...
关键词:孢粉 植被演变 金草滩湿地 中晚全新世 帕米尔高原 新疆 
贵州黑洞475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
《沉积学报》2024年第3期970-980,共11页郜魁 何尧启 邱万银 张鑫 冯唐慧 姜修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06)。
【目的】全球变暖背景下,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西南地区可能面临石漠化加剧的风险,对该区域石漠化演变历史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采自贵州省黔西县黑洞一支石笋(HD12)的29个230Th年龄和954个δ^(13)C数据,重建了该地区过去4 750...
关键词:石笋δ^(13)C 晚全新世 喀斯特石漠化 中国西南地区 
青藏高原南部湖泊记录的晚全新世植被演化过程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3期742-754,共13页简安璟 李昀卿 刘斯瑶 陈美娇 曹维予 孙喆 侯居峙 田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1107)资助。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安全是实现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植被覆盖度是评价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研究其演变过程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青藏高原南部昂仁金错沉积岩芯(长120 cm)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可靠的AM...
关键词:昂仁金错 孢粉 植被覆盖度 现代类比法 
中晚全新世共和盆地粒度端元指示的物源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2期123-131,共9页胡梦珺 许澳康 白清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18,41161036)资助。
共和盆地沉积物堆积过程较好的记录了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变化信息,对揭示物源特征以及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文中选取共和盆地厚度为280cm的典型风成砂-古土壤剖面,对其粒度数据进行参数化端元分解,分析了沉积物搬运动力、搬运...
关键词:端元分析 物源特征 中晚全新世 环境演变 共和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