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中生代-新生代

作品数:15被引量:37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理张辉煌时秀朋谢昕廖昌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地质》《铀矿地质》《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秦岭造山带晚中生代-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24年第18期2568-2586,共19页张逸鹏 张培震 王岳军 许斌斌 王伟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30301,42302237,42272248,42272247);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300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2A1515011895,2021A1515110288)资助。
晚中生代以来,东亚大陆处于太平洋和特提斯构造域多向汇聚的叠加区域,其陆内变形过程与陆缘板块的俯冲和碰撞作用紧密相连.西秦岭造山带位于中国大陆中部,是理解东亚大陆内部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区域.在对西秦岭造山带晚中生代-...
关键词:中央造山带 西秦岭造山带 陆内变形 应力反演 古构造应力场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山转换及构造-沉积响应被引量:1
《铀矿地质》2023年第6期875-891,共17页刘持恒 贺锋 李子颖 吴玉 李西得 武正乾 王晓鹏 刘坤鹏 张字龙 邱林飞 李元昊 
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编号:中核科发2021-143号);中核集团青年英才项目(编号:地QNYC2301)联合资助;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编号:202201-08);中国铀业有限公司—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创新基金(编号:2022NRE-LH-16)。
鄂尔多斯盆地是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一大型多旋回叠合盆地,自晚中生代以来长期处于多个板块汇聚的中心,在盆地不同构造部位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构造叠加作用和盆山结构的变化。因此准确厘定和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期次...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演化 砂岩型铀矿 断层 低温热年代学 
晚中生代-新生代亚洲砂岩型铀矿幕式大爆发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9期2059-2071,共13页张闯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铀矿科研项目(编号:22045004、QNYC2103)资助。
砂岩型铀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铀供给源,但尚不清楚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为什么非随机分布.一般认为,砂岩型铀矿床是由砂岩中的地下水循环而形成.地下水通常来源于区域性降水,具有氧化性特征,表明区域气候可能在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中起到关...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床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 亚洲季风 亚洲西风 
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一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被引量:53
《地质科学》2015年第2期446-472,共27页李理 赵利 刘海剑 房贤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2132)资助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在早白垩世被动裂陷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主动裂陷盆地,走滑作用贯穿始终,特别是在兰聊-盐山断层以东,使这个裂陷盆地具有鲜明的走滑特征。伸展和走滑作用此消彼长,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相互叠加、转换,垂向上相互...
关键词:伸展走滑 深部背景 晚中生代-新生代 渤海湾盆地 
鲁西隆起北部磁村断层走滑特征及其控藏意义被引量:4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年第1期44-52,共9页赵利 李理 刘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2132)资助
盆地周边地质调查是研究盆地构造演化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露头区断层活动规律可以直观分析盆地内观察不到的断层性质。本文主要研究了磁村断层的野外地质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并类比了沉积盆地内的断层对沉积的控制。研究发现磁村断裂...
关键词:伸展断层 走滑断层 磁村断层 晚中生代-新生代 鲁西隆起北部 
中、上扬子白垩纪以来的剥蚀过程及构造意义——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被引量:21
《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第8期2608-2619,共12页石红才 施小斌 
中石化海相前瞻性课题(YPH08057)资助
通过对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数据系统的对比,本文从整体上分析了中、上扬子区块各地质单元在晚中生代、新生带抬升冷却特征,并初步构建了区域上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与内陆变形的时空关系.它们的构造活动在空间上具有分区性和连续性特征,在...
关键词:扬子地块 裂变径迹 抬升剥蚀 青藏高原 晚中生代-新生代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转化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6
《石油学报》2013年第1期59-70,共12页唐永 梅廉夫 肖安成 陈友智 罗开平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复杂含油气盆地构造及其控油气作用"(2011ZX05009-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521160);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TPR-2011-26)资助
构造应力是地壳中较为活跃的能量之一,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转变形式的研究对油气藏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直立褶皱、共轭节理、断裂面擦痕等各种构造形迹,重建宣汉—达县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分析其构造活动规...
关键词:构造形迹 构造应力场 油气藏 晚中生代-新生代 宣汉-达县地区 
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北西向正断层特征及物理模拟被引量:9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130-137,共8页时秀朋 李理 胡秋媛 唐智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213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SW-18-04)
鲁西隆起区伸展构造极为发育,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隆起区北西向正断层的几何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平衡剖面演化方法,选取横穿该区北西向断层的一条剖面,定量计算正断层横向上和垂向上晚中生代以来各主要构造演化阶段的构造运动学参数...
关键词:正断层 构造物理模拟 鲁西隆起 晚中生代-新生代 
四川盆地地表剥蚀量恢复及其意义被引量:6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675-686,共12页邓宾 刘树根 刘顺 李智武 赵建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422106);中国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PH08001)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隆升史模拟能够定量恢复盆地四维动态热隆升剥蚀过程。根据四川盆地93件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定量热史模拟表明,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发生了广泛的阶段式抬升剥蚀作用,即晚白垩世(65 Ma前)快速隆升剥蚀、古近纪(65-...
关键词:裂变径迹 阶段性隆升 剥蚀量 晚中生代-新生代 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来自构造节理分析的证据被引量:33
《地质通报》2009年第7期877-887,共11页任收麦 葛肖虹 刘永江 乔德武 尹成明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2127和40572135);国家油气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资助
柴达木盆地的构造演化,尤其是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影响程度一直存在争议。在冷湖0号、冷湖4号、鄂博梁、结绿素等剖面开展了野外构造节理测量,应用地层恢复技术,分析了柴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 晚中生代-新生代 构造演化 节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