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立法

作品数:31被引量:4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皮勇王华伟刘守芬房树新于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法学》《公民与法(审判版)》《法治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法在网络犯罪立法中的法律适用研究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4年第30期34-36,共3页刘建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犯罪作为新的犯罪类型,不仅侵犯了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网络犯罪的立法过程中,刑法如何有效应对并精确规制这一新兴犯罪形态,成为法律界函需探讨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
关键词:网络犯罪 刑法立法 法律适用 刑事可罚性 
网络犯罪立法前置化的困境与完善路径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李慧 
网络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帮助行为已成为犯罪过程中的实质步骤,易侵害数量众多且种类不同的法益,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我国立法因地制宜地采取了预备行为实行化与帮助行为正犯化两大技术路径,实现了网络犯罪立法前置化,在较大程度上有效...
关键词:网络犯罪 立法前置化 预备行为实行化 帮助行为正犯化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立法变化与司法完善
《法学(汉斯)》2023年第3期1718-1724,共7页陈辰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作为互动平台的社交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注意到网络这个新型犯罪平台,利用网络的隐蔽性、方便性、开放性等特点实施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当前,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犯罪手段不断更新...
关键词:网络犯罪立法 《刑法修正案(九)》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 
中美网络犯罪立法比较及给我国的借鉴被引量:8
《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5期123-134,共12页皮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D082);202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中美两国网络犯罪立法各有特点,也在趋同化发展,二者立法历程、立法体系和大部分犯罪的罪状规定相似,反映了网络犯罪立法的国际发展趋势。美国网络犯罪立法较早突破了延伸适用传统犯罪立法的观念限制,设立了侵入计算机、破坏计算机、非...
关键词:美国网络犯罪立法 传统犯罪立法 扩张解释 网络犯罪立法发展方向 
我国网络犯罪立法前置化:规范构造、体系检讨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5
《法治研究》2020年第6期80-93,共14页阎二鹏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网络犯罪对传统刑事法理论的突破与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BFX062)阶段性成果。
在刑法调整范围日益扩张的现实下,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法益保护前置化的态势,其技术路径则主要体现为预备行为与帮助行为的实行化;宏观上我国社会情势的急剧变化和微观上传统刑事法理的“不适”导致网络犯罪...
关键词:网络犯罪立法 法益保护 犯罪预备 帮助犯 
中德网络犯罪立法的分歧与趋合
《中德法学论坛》2020年第2期96-116,共21页王肃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网络犯罪法律规则制定和中国方案研究”(项目编号:20CGJ013);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青年调研项目“‘深度伪造’问题的刑事规制与限度”[项目编号:CLS(2019)Y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与德国网络犯罪立法存在不同的基点,即立法依据公约化与本土化的差异、立法重心个人化与公共化的差异、立法模式二重化与定性化的差异。由此,二者在对象层面分别选择了数据模式与信息模式,在法益层面分别强调个体本位与集体本位,在...
关键词:中国 德国 网络犯罪 立法分歧 立法趋合 
《网络犯罪公约》框架下的美国网络犯罪立法:特立与趋同被引量:10
《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23-39,共17页皮勇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美国对计算机犯罪采取延伸适用现有刑法规定的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专门的网络犯罪立法体系,先后制定和修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拦截计算机通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密码类设备、身份盗窃、计算机相关诈骗等犯罪...
关键词:《网络犯罪公约》 网络犯罪立法 美国 
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体系性评价与反思被引量:35
《法学杂志》2019年第10期128-140,共13页王华伟 
司法部2018年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青年课题“信息刑法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建构”(18SFB3016)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一等资助(2018M640004)和第12批特别资助(2019T120003)的支持
我国《刑法》中的网络犯罪罪名体系经历了不断拓展的三个发展阶段,体现出了回应性扩张、预防性前置、概括开放性的特点。虽然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积极回应实践难题,整体上契合网络刑事治理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诸多值得反思之处。网络犯罪体...
关键词:网络犯罪 立法特征 立法结构 罪名体系 体系反思 
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合理性及其展开被引量:5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65-76,共12页赵秉志 袁彬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当代中国重大刑事法治事件研究”,项目编号:13FXA043
网络犯罪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难题。《刑法修正案(九)》基于治理网络犯罪的现实需要新增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多种网络犯罪罪名,并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等多种与网...
关键词:网络犯罪 立法修正 新增罪名 立法完善 
论新型网络犯罪立法及其适用被引量:213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126-150,共25页皮勇 
新型网络犯罪是网络犯罪的新发展,遏制网络犯罪必须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但由于其不同于传统犯罪,具有"积量构罪"特征,刑法相关规定的适用遇到困难,按照实质预备犯、帮助犯相关理论解释难以实现理论自洽。新型网络犯罪立法是回应网络犯罪...
关键词:新型网络犯罪 积量构罪 实质预备犯 帮助行为正犯化 中立帮助 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