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主义政治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武斌张深远朱新光文峰王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党课》《现代国际关系》《甘肃社会科学》《红旗文稿》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新加坡威权主义政治
《党课》2013年第21期82-85,共4页杨芊 
威权主义政治通常在政治形态上表现为在合法性外衣下的高度集权,具有高度的压制性。威权政体的主体一般是有威望、有实力的政治家,通过自己的影响或权威手段对国家进行强制的、高效的统治。从功能上讲,这种政权基本上是出于国家、民...
关键词:威权主义政治 新加坡 高度集权 政治形态 威权政体 民族利益 合法性 政治家 
“威权主义”评析
《红旗文稿》2012年第4期22-24,共3页吴兴唐 
有学者提出",中国模式"中不仅有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有"政治模式";而"政治模式的核心"是"英才主义民主",也就是"威权主义政治"。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有一次"新权威主义"问题的讨论,但因讨论题目...
关键词:威权主义政治 20世纪80年代 经济高速发展 政治模式 新权威主义 经济模式 中国模式 讨论题目 
冷战后中亚威权主义政治新探被引量:10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204-207,共4页朱新光 武斌 张深远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课题(课题编号:CW0811)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的行政管理学科专项基金资助
威权主义是中亚国家转型时期所形成的民主政治模式。该模式作为冷战后中亚政治进程中从集权主义向自由民主的过渡形式,它保留了选举制、议会制、多党制等民主的一般属性,适当扩大以总统为核心的国家权力,基本呈现出一种刚性结构的民主...
关键词:威权主义 中亚国家 政治转型 
全球化中的东南亚政治变革——评《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被引量:1
《当代亚太》2006年第11期57-58,共2页陈雅慧 
关键词:东南亚国家 社会转型 政治变革 全球化 政治发展道路 威权主义政治 经济高速增长 战后初期 
威权主义政治下政党话语的双重性分析——以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党为例被引量:4
《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169-174,共6页王建华 
本文主要以话语表达的空间场景为参照,分析政党话语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内部话语的利己性与外部话语的利他性;内部话语的准确性与外部话语的模糊性;内部话语的合理性与外部话语的合法性。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作为特殊利益代表的政党与...
关键词:威权主义 政党 内部话语 外部话语 
战后东亚政治体制及其转型探析被引量:1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6-117,共2页谈育明 
二战后,东亚大多数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威权主义体制功不可没。80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地区政治体制出现向民主政治转型的趋势。由于发展道路、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国进程不尽相同,但政治转轨是不可逆转的。
关键词:东亚 威权主义政治 民主政治 体制转型 
试析东南亚威权主义政治的衰弱被引量:3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2期67-69,共3页文峰 
东南亚威权主义政治的产生有其重要历史意义。但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 ,它们在经济、民主、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整个社会政治体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关键词:威权主义政治 东南亚地区 政治体制 经济发展 民主发展 
金融危机后对东亚模式的再思考被引量:1
《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3期14-19,49,共7页陈峰君 
亚洲金融危机曾引发国际和国内学者对东亚模式的重新思考与深入探讨。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粉碎了“亚洲模式”。美国《外交》月刊说的更加明确:“亚洲金融危机证明美国经济模式正确”。在国...
关键词:东亚模式 东亚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后 政治模式 出口导向战略 新加坡 威权主义政治 东亚国家和地区 基本特征 金融风险 
试论“韩国政治模式”的特征及其转型
《当代韩国》1997年第3期58-62,共5页耿协峰 
试论“韩国政治模式”的特征及其转型●耿协峰始建于1948年的韩国是一个幅员狭小(仅9.8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口约4400多万(1994年)。这样一个弹丸小国,60年代以前其国民经济状况十分落后、国际环...
关键词:政治模式 威权政治 “韩国模式” 威权主义政治 社团主义 反自由主义 普力夺主义 经济现代化 合法性 军事力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