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北部

作品数:144被引量:971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程家骅严利平李建生宋海棠徐开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产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东海、黄海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平均营养级变化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21
《水产学报》2015年第5期691-702,共12页刘勇 程家骅 
农业部专项(2011-201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M01)
为了探讨东海、黄海渔业生物群落结构长期、连续的变化特征,采取聚类和平均营养级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连续14年的底拖网秋季调查数据,对该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结构的变化阶段和规律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将主要的渔业生物进行了类群划分,并分析了...
关键词:底拖网 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平均营养级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方头鱼资源调查被引量:4
《水产学报》2005年第5期676-681,共6页薄治礼 周婉霞 薛利建 陈卫平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开发管理项目资助(02-02)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 albus)混合群体的生物学特...
关键词: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方头鱼 资源调查 
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特征分析被引量:28
《水产学报》2004年第4期384-392,共9页李圣法 严利平 李长松 胡芬 
国家专项资助项目(底层生物资源总生物量评估)
利用1997-2000年东海北部(29°30′~33°00′N,122°30′~128°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选取生物量占总生物量90%的前27种鱼类,运用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法,研究了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显示东海北部鱼类...
关键词:东海北部地区 鱼类组成特征 空间格局 近海群聚 较深海域群聚 外海群聚 聚类分析 多维标度分析法 
东海北部鲐鯵中心渔场形成机制的统计学被引量:9
《水产学报》2003年第2期143-150,共8页苗振清 
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2001AA623020);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资助(02060)
鲐、蓝圆是东海北部主要中上层鱼类,其渔场的形成、时空变化受海洋环境因子变化的制约。研究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鲐鱼洄游、分布规律、合理利用及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7-1990年在29~32°N、1...
关键词:东海北部  蓝圆鲹 中心渔场 形成机制 统计分析 数学模型 时空预报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鳀鱼卵和仔稚幼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被引量:31
《水产学报》2002年第4期321-330,共10页万瑞景 黄大吉 张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580);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度开放基金
1999年夏季鳀鱼卵和仔稚幼鱼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122°00′~123°45′E、34°00′~35°15′N与122°15′E以西海域分别为鳀鱼卵与鳀鱼仔稚幼鱼的密集分布中心,其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别为25.5~26.9℃和27.11~31.81与26.4~27.0℃和31.31...
关键词: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Ti鱼卵 区域分布 仔稚幼鱼 数量 环境条件 
东海北部哈氏仿对虾的种群动态及其最高持续渔获量被引量:21
《水产学报》2000年第4期364-369,共6页李明云 倪海儿 竺俊全 宋海棠 俞存根 
哈氏仿对虾是东海北部主要的拖虾渔业对象。在雌性的体长组成中 ,70~ 90mm的个体占优势 ,占总数的6 3%。应用ELEFANⅠ和ELEFANⅡ技术对哈氏仿对虾每月的体长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生长参数K =1.7,极限体长L∞ =12 8mm ,自然死亡系数...
关键词:哈氏仿对虾 种群动态 最高持续渔获量 东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