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

作品数:11310被引量:38805H指数:5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谷巍潘康成李兰娟倪学勤肖纯凌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肠道微生态与肌少症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年第5期610-613,共4页周张宁 张勤 归崎峰 杨云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49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8YFC2000500);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基金(2017KY1002040);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017XKA31)。
肌少症可引起老年人骨骼肌水平的显著变化,导致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关肌少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与遗传、内分泌紊乱、肌纤维数量减少、营养缺乏、炎症、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作用于肌少症的...
关键词:肌少症 肠道微生态 
基于脾胃学说指导下的肠道微生态中医本质探讨被引量:29
《时珍国医国药》2020年第8期1946-1949,共4页程越 于漫 王彩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701);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20180550663)
肠道微生态是目前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主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宿主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的中西医研究也印证了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及胃肠道疾病等多种疾病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更有学者提出了肠道菌群...
关键词:脾胃学说 肠道微生态 理论研究 
双脑模型假说—由肠道菌群微生态构建的“菌脑”可能是人体对物质记忆的“第二大脑”被引量:1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年第6期1-6,共6页张成岗 巩文静 李志慧 高大文 高艳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4ZX09J14107-05B;2012ZX09102301-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1232;81573251);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518200)
如何看待细菌这种虽然微小、然而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体,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文献报道,受"人类第二基因组"编码的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与多种慢病如肥胖、糖尿病、自闭症甚至抑郁症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双脑模型 肠道菌群 菌心说 菌脑 物质记忆 微生态 人类第二基因组 粪菌移植 
根际促生菌及木质素对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调控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杂志》2018年第6期1807-1814,共8页郑学昊 孙丽娜 刘克斌 孙家君 王晓旭 郑佳玉 马欣雨 张鸿龄 王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4CB441106);辽宁省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资助项目(LJQ2014134);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F14-133-9-00);我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及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二期工程)项目(2012FY112100)资助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农田污染状况加剧,对人类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实验以温室蔬菜基地中老化的有机污染土壤为目标,选取了DDTs和PAHs两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去除对象,运用原位实验,研究了不同调控措施对有机...
关键词:DDTS PAHS 去除率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微生态指标 
肠道菌群与脑科学被引量:1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年第20期1832-1839,共8页吴巧凤 尹海燕 徐广银 余曙光 唐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81373737;81373735;973计划;No.2015CB554504;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No.2015TD0010;四川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No.16TD0015~~
肠道菌群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调节机体的情绪、认知、疼痛和睡眠等,并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焦虑抑郁和孤独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也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调节者...
关键词: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态 神经系统疾病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肠道免疫功能及微生态改变状况研究被引量:4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年第6期676-679,共4页柯荟 刘凯雄 瞿介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402)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肠道免疫功能及微生态改变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初发恶性血液病并需要化疗的患者,留取化疗前后粪便标本。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出现发热,分为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组及粒细胞减少不伴发热组。采用...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化疗 感染 肠道微生态 
肠道细菌微生态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基础科学》2017年第2期1-9,17,F0002,共11页项春生 李兰娟 
973计划(2013CB531400)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体"功能器官",随着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对肠道微生态与疾病及健康的相互关系及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科技制高点。从2007年起,通过两轮的"973计划"项目资助,使得我国在肠道...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 感染性疾病 动力学变化 宿主免疫 菌群重建 
肠道菌群参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4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年第33期4505-4513,共9页张静之 包春辉 施征 翁志军 王晓梅 吴璐一 吴焕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s.2009CB522900;2015CB554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503656;81303033;81473758;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14LQ065A;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No.2014YZ05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 B 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已被证实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激活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IBD,而调节肠道菌群对治疗IBD具有一定的...
关键词: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微生态制剂 肠道菌群移植 
生物研究中高仿真微生态环境的建立
《科学通报》2016年第33期3572-3582,共11页王晓晨 鲁金蕾 容晓晖 袁洁 叶方富 刘雳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837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4345);北京自然科学基金(7154221)资助
随着当今生物和医学复杂问题的深入研究,迫切需要体外可模仿生物体(如人体)内部的三维微环境的实验工具,而传统的软刻蚀和微加工工艺已难以满足需求.因此结合生物兼容性材料的三维打印技术,是未来体外构建个体化的生物实验装置的大趋势...
关键词:高仿真微生态环境 3-D打印 生物兼容性材料 生物物理 
人体微生态与疾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被引量:20
《传染病信息》2016年第5期257-263,共7页蒋建文 李兰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2422);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5KF0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7KY3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401,2013CB53140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5H160033)
人体定植着数目庞大、结构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其基因总和称之为人体微生物组。人体微生物在与宿主共进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在调节宿主的消化吸收、代谢和免疫反应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体微生物与多种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肥胖症、糖...
关键词:人体微生态 人体微生物组 肠道微生态 元基因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