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作品数:7826被引量:7663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志国张鹤泉袁延胜薛海波吕志峰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苏徐州市土山二号汉墓发掘简报
《考古》2024年第8期42-44,I0002,45-66,共26页耿建军 原丰 赵晓伟 郑洪全 陈钊(拍摄) 王恺 张敏 
土山汉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徐州博物馆院内,地处云龙山北麓(图一)。其中心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15′11″、东经117°10′53″。土山实为古代墓葬的封土,《水经注》等文献记载其为“亚父冢”,俗称范增墓^([1])。
关键词:江苏徐州市 土山二号墓 楚王刘英 东汉时期 
论东汉至隋唐时期东南地区出土的陶瓷鐎斗
《考古》2024年第8期106-120,共15页吴小平 周兴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代铜器资料整理及其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9ZDA197)的资助。
长江以南至五岭以北的东南地区是我国古代陶瓷鐎斗的重要分布区域^([1])。这一地区所出陶瓷鐎斗数量占全国出土同类器的一半左右,所属时代跨越东汉、六朝和隋唐,之后消失。在长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陶瓷鐎斗的形态、组合和分布重心均...
关键词:东南地区 陶瓷鐎斗 地方类型 发展阶段 东汉中晚期至隋唐时期 
试析东汉帝陵营建的若干问题
《考古》2024年第4期91-101,F0002,共12页张鸿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项目编号17ZDA216);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编号ZYYCYU202012188);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编号2020-CXTD-04)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汉代帝陵开始修筑的时间,《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已有学者考证西汉帝陵各陵始建时间并不一致,但绝大多数西汉皇帝即位之后会尽快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墓...
关键词:东汉帝陵 修筑时间 营建流程 社会背景 
汉墓的抹角叠涩藻井研究被引量:1
《考古》2023年第4期90-99,共10页陈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丝绸之路视野下的汉代纹饰研究”(项目编号19CF180)的阶段性成果。
抹角叠涩是汉画像石墓的一种墓顶建造方式,通常以四块三角形的石块拼出一个方形的天井,以依次压角的方式将四块三角形石块的组合套叠数层,最后在顶部覆盖一块方形石块。从墓内仰视这样搭建起来的墓顶便见到藻井这一结构(图一;图二)。同...
关键词:东汉 抹角叠涩 藻井 画像石墓 小亚细亚 
河南洛阳市朱仓村M683东汉墓园被引量:7
《考古》2022年第6期38-61,共24页张鸿亮 张海涛(绘制) 卜康楠(绘制) 张海涛(拍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项目编号17ZDA216);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编号ZYYCYU202012188);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0-CXTD-04)的阶段性成果。
M683位于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东(图一),地处洛阳邙山陵墓群一东汉陵区陪葬墓区内(图二)。当地一直流传此墓是隋末唐初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墓冢,故俗称“李密冢”。2006年在“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第--阶段邙山古墓冢文物普...
关键词:河南洛阳市 朱仓村 M683墓园 诸侯王 东汉早期 
四川新津县宝资山墓群四座汉代崖墓的发掘被引量:1
《考古》2020年第11期29-47,共19页 葛林杰 杨波 王丽君 
新津宝资山墓群位于四川成都市新津县邓双镇邓公社区宝资山(图一)。墓群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9′15.7″、北纬30°24′7.42″,海拔468米。墓群在一连绵起伏的坡地上,坡地北高南低,地表现为人工种植的树林及民居。为配合新津县...
关键词:四川新津县 宝资山墓群 崖墓 东汉时期 
重庆市奉节县谢家包东汉崖墓M1发掘简报
《考古》2020年第9期53-68,共16页袁东山 陈昊雯 李梅田 乔汉英 乔峡 李增辉(整理/绘图) 魏镇(整理/绘图) 姚婷(整理/绘图) 李童(整理/绘图) 李万靖(整理/绘图) 杨宏昌(整理/绘图) 
谢家包墓群位于长江北岸的陡坡上,朱衣河在其北侧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长江。该墓群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口前村一社,东北距奉节县城约1.4公里(图一)。2015年6~9月,为配合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消落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
关键词:重庆市奉节县 谢家包墓群 崖墓 东汉中晚期 
东汉束竹柱与瓦棱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考古》2019年第5期93-101,共9页陈轩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批准号17CG207)的阶段性成果
汉代以砖石材料作为建筑材料的墓葬形式开始出现并流行。杜朴(Robert Thorp)、罗森(Jessica Rawson)、巫鸿等西方学者曾提出汉代对于砖石材料作为建筑材料的运用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1]。在汉代以前,砖石很少被用作建筑材料,从墓室到地...
关键词:东汉 束竹柱 瓦棱柱 石阙 子孙繁衍 
论东汉帝陵形制的渊源被引量:9
《考古》2019年第1期104-117,共14页梁云 王璐 
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了两汉帝陵的形制。可以认识到,东汉光武帝摒弃了西汉帝陵的厚葬制度,推行薄葬。在南阳豪强集团墓葬形制传统的基础上,比附儒家经典中的周礼,并借鉴西汉陵寝建筑制度,创制了东汉帝陵的形制。东汉帝陵形制对...
关键词:东汉帝陵 陵寝建筑制度 南阳豪强 周礼 
济南市长清区大柿园东汉画像石墓被引量:6
《考古》2018年第4期28-39,共12页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长清区文物管理所 房道国 何利 刘斌 王爽 李勇 
In July 2006,a pictorial stone tomb of the Han Dynasty was dicsovered on the South Outer Ring Road of Changqing District,Jinan,Shandong.Facing south,this tomb was a stone-and-brick multi-chamber tomb consisting of the...
关键词:济南市长清区 大柿园村 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