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植物

作品数:10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洪河王怿尹磊明丁莲芳金小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地质论评》《古生物学报》《地球科学前沿(汉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水田微体植物遗存分析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21年第3期7-13,共7页邱振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淮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中期稻作农业与人类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8CKG002)。
基于古水田的发现和研究,本文选取一处现代水田的耕作层进行微体植物遗存提取与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扇型植硅体和水稻双峰型植硅体的百分比相对较低,浓度较高且自下而上趋于增加,水稻型禾本科花粉含量(平均超过50%)和浓度(高达5051个/...
关键词:现代水田 植硅体 孢粉 稻作农业 环境景观 
四川西南山区微体植物的地层指示意义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2020年第4期278-283,共6页董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系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及年代地层划分”项目。
目前很多地层的命名不规范、不科学,其涵义是现代的,它们不能表示地质历史的实体。川西南的震旦系、寒武系地层由老至新为开建桥组、喇叭岗组、麦地坪组。作者综合文献资料,描述了各组地层的鉴别特征。开建桥组指代冰川搬运的黑色冰碛砾...
关键词:开建桥 喇叭岗 麦地坪 冰碛岩 杂砾岩 
国际古生代微体植物学会2010年会(CIMP,2010)简介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年第2期192-192,共1页燕夔 
国际古生代微体植物学会2010年会(CI MP,2010)于2010年9月13-16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0个国家40余名代表,与会代表主要来自欧洲、北美和亚洲,我国有3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他们是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王文卉,...
关键词:微体植物 古生代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年会 学会 国际 中国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中国志留纪陆生植物研究综述被引量:6
《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3期453-464,共12页王怿 徐洪河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项目(KZCX2-YW-105,KZCX2-YW-Q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23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联合资助
简要论述中国志留纪陆生植物研究现状、主要特征、在早期陆生植物起源和演化上的意义及今后研究展望。贵州凤冈志留纪Llandovery世晚期Pinnatiramosus qianensis Geng(黔羽枝)具有陆生维管植物的某些重要特征;新疆志留纪Pridoli世晚期...
关键词:陆生植物 大植物化石 微体植物 志留纪 中国 
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
《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1期13-21,共9页Shampa CHAKRABORTY 
Mahanadi河盆地的冈瓦纳型诸盆地位于印度的近中心地区,呈北西-东南走向分布。Mahanadi主要盆地内的几个重要煤田为Korda煤田,Mand-Raigarh煤田和Ib河煤田。Korda煤田的冈瓦纳系沉积向南东向延伸,经Mand-Raigarh煤田延续至Ib河煤田。Ko...
关键词:Mahanadi河盆地 二叠纪 冈瓦纳岩层 微体植物化石 孢粉组合 
湖北房县梅花山志留系微体植物化石新发现及地层意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84-89,共6页夏竹 殷继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章报道了在湖北房县梅花山一带出露的一套浅变质地层中首次发现较多的微体植物化石,据其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大致确定了它的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这些发现不但丰富了该区志留纪古生物资料。
关键词:房县 梅花山 志留系 微体植物 化石 地层 
豫西太华群微体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0
《地质论评》1996年第5期459-464,T001,共7页丁莲芳 
豫西太华群一名已沿用了30余年,在这套中深变质岩系中,过去从未发现生物化石,前人根据变质程度及构造格架一直将其归入太古宇。笔者对小秦岭地区这套中深变质岩系的石墨片麻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及大理岩,采用浸解法、切片法研究,发...
关键词:太华群 微体化石 早元古代 微体植物 古植物 
吐哈盆地第三系─白垩系古微体植物、动物群被引量:8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年第1期33-38,共6页金小凤 
本文研究了吐哈盆地第三系─白垩系各层位的孢粉、介形类和轮藻化石分布特征。其中早白垩世吐谷鲁群的孢粉化石为克拉梭粉属Classopollis─双束松粉属Pinuspollenites─原始松柏粉属Protoconife...
关键词:微体古生物学 植物群 动物群 白垩纪 第三纪 
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群被引量:20
《地层学杂志》1995年第4期299-307,共9页尹磊明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科基础研究特别支持费(930902)资助
前寒武纪一寒武纪界线地层在扬子地台发育良好、分布广泛,并有包括微体植物群、海藻、瓶形原生物、具硬体动物及‘澄江动物群’等化石的发现。因而,扬子地台成为研究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生物地层的代表地区之一。基于对扬子地台前寒...
关键词:扬子地台 前寒武纪 寒武纪 界线 微体植物化石 
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群落被引量:2
《江苏地质》1990年第3期27-32,共6页周小平 
作者研究了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化石,认为这些微体植物均具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以适应不同的微环境,构成不同的生物群落,包括藻席群落和非藻席群落。两种群落的份子保存为化石时有时相互混合,共同构成一个微化石组合。识别和区分...
关键词:微体植物 群落 澡席 迷山组 十三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