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不稳定性

作品数:680被引量:158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房殿春来茂德罗元辉周晓东刘为纹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浙江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袁伟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鲍温病组织中HPV感染与微卫星DNA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第20期4599-4603,共5页贾常莎 陈鹏 陈玲 袁伟 
目的分析鲍温病(BD)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微卫星(MS)DNA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30例BD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外科切除的正常组织标本30份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
关键词:鲍温病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抑癌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丢失 
尖锐湿疣组织中微卫星DNA的改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5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第8期597-600,共4页袁伟 贾常莎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05]2060号);贵州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D-241)
目的探讨特定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杂合性丢失(LOH)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检出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D3S1234,D3S1611,D9S171,D10S1687和D17S16785个微卫星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丢失 尖锐湿疣 癌变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燃煤型砷中毒皮损D9S287、D13S153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被引量:1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第7期448-449,共2页蒋玲 张信江 吴淼 郑庭铭 袁伟 杜辉 周运书 
贵州省省长资金(C-197)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科研基金(200130)
我们在既往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与p16、p53基因紧密连锁的D9S319、TP53.PCRl5两个微卫星位点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1].为了进一步探讨砷中毒致皮...
关键词:燃煤型 砷中毒 皮损 D9S287 D13S153位点 微卫星 不稳定性 LOH 皮肤癌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损PTCH基因D9S287和D9S180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观察被引量:2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蒋玲 张信江 吴淼 袁伟 郑庭铭 
贵州省省长资金(C-197);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科研基金(200130)
目的观察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损组织中PTCH基因微卫星DNA不稳定性及杂合性丢失与临床病理、临床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D9S287、D9S180两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的燃煤型砷中...
关键词:患者 燃煤型砷中毒 皮损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丢失 基因 S180 位点 PCR扩增 微卫星多态性 
尖锐湿疣皮损中的微卫星DNA不稳定性被引量:2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年第11期653-655,共3页袁伟 陈晓红 瓦庆彪 郑庭铭 张信江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诺华公司资助;200130)贵州省省长基金资助项目(C-197)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尖锐湿疣及其癌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28例尖锐湿疣皮损中的微卫星DNA改变。结果:28例尖锐湿疣皮损中8例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而且其主要出现在尖锐湿疣癌变中...
关键词:尖锐湿疣 微卫星DNA 微卫星不稳定性 
燃煤型砷中毒皮损中2个DNA微卫星位点的变化被引量:3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袁伟 张信江 瓦庆彪 郑庭铭 肖和 杜辉 周运书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基金(200130);贵州省省长资金(C-197)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及杂合性丢失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依据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进行分组,选取TP53.PCR15、D9S319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
关键词:燃煤型砷中毒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性丢失 皮肤病 微卫星多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