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源

作品数:491被引量:1930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立国王秀菊王仲鹏许伟颖刘思全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供水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饮用水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的生产试验研究被引量:4
《供水技术》2018年第2期14-16,共3页黄孟斌 王刚 王长平 蒋旗军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406-004)
针对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处理石岩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开展生产试验,研究了工艺对CODMn、浊度、氨氮和细菌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为1.0 mg/L时,工艺运行良好,滤后水CODMn去除率达到30%以上,氨氮去除率为75%,滤后水浊度降低至...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臭氧-活性炭 深度处理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去除率 
曝气生物滤池和MBR去除原水中苯乙烯效能对比研究被引量:1
《供水技术》2016年第5期20-24,共5页肖峰 
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深度处理工艺应用在给水处理中。本文研究了生物滤池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苯乙烯的处理效果,试验证明,生物滤池和MBR对苯乙烯均有较好的去除率。曝气生物滤池对苯乙烯的去...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生物滤池 膜生物反应器 内分泌干扰物 苯乙烯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微污染水源水试验研究被引量:4
《供水技术》2011年第2期5-7,11,共4页张勇 孔祥国 王飞 王永磊 
采用臭氧预氧化技术,对某水库水源水进行了强化混凝试验研究。对浊度、UV254、CODMn、TOC检测分析的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最佳投加量为3 mg/L;与常规工艺相比,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4%,35%和15%,臭氧的强化混...
关键词:臭氧 预氧化 微污染水源水 强化混凝 富营养化 
《供水技术》2009年总目次
《供水技术》2009年第6期65-70,共6页
关键词:再生水 地下水 微污染水源水 水厂 加工厂 中水回用 排泥水 应急供水系统 沉淀池 水池 水质 环境质量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给水处理 供水处理 超滤膜 生物膜 饮用水水源 供水技术 活性炭 吸附剂 line 目次 
生物沸石滤池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挂膜启动被引量:8
《供水技术》2009年第5期10-13,共4页胥红 邓慧萍 
建设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5-007)
对沸石滤料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低浓度氨氮的挂膜启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挂膜过程可以根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沸石发挥本身对铵离子的吸附交换性能,氨氮去除率达88%以上;中期开...
关键词:生物沸石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挂膜 
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
《供水技术》2008年第6期39-41,45,共4页李涛 
采用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以黄河微污染水源水作为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水厂常规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沉淀—超滤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后,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出水浊度为0.07~0.09NTU;对藻类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出水中未检...
关键词:黄河 微污染水源水 沉淀 超滤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供水技术》2008年第3期7-9,共3页黄廷林 张晓磊 苏俊峰 
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出的9株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纤维球形填料上,用于微污染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停留时间条件下,该技术对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分别为85%,36%和65%;CODMn...
关键词:微污染 固定化 微生物 球形填料 总氮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特性研究被引量:3
《供水技术》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黄丽坤 王广智 李伟光 王琨 李俊生 
采用不同的筛选分离技术,从微污染水源水中分离出8株优势菌种,经过反复驯化培养,形成具有高效生物降解能力的高活性菌群。利用高活性菌群,采用人工循环固定方式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其进行长期运行效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
关键词:高活性菌 固定化 活性炭 深度处理 臭氧化 
还原改性粉末活性炭的净水效果研究被引量:4
《供水技术》2007年第3期5-7,共3页周玉军 黄廷林 赵建伟 何文杰 韩宏大 
以滦河水为对象进行了还原改性PAC的中试净水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PAC与混凝剂投加量分别为15mg/L和10mg/L时,在预氧化1处投加改性PAC对COD_(Mn)和UV254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2.15%和38.22%,比在混合池投加时对两者的去除率均高...
关键词:表面化学性质 还原改性 PAC 微污染水源水 中试系统 
浸入式连续微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4
《供水技术》2007年第3期1-4,共4页何文杰 李玥 康华 王胜江 孙慧娴 李辰 
采用浸入式连续微滤(CFM-S)工艺对滦河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可使微滤膜出水CODMn的去除率提高14%;高温高藻期进行预氯化,投加2mg/L有效氯后,COD_(Mn)的去除率从44.6%提高到53%,UV254的去除率从23.1%提高到29%,藻类全...
关键词:CMF-S 滦河水 预氯化 EFM 膜污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