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黏膜

作品数:288被引量:69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景南范传玲潘永张斌林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兽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IgA分泌细胞在不同年龄家兔胃肠道黏膜的分布特征
《动物医学进展》2023年第10期31-36,共6页王雪艳 李建飞 曹婷婷 刘晓霞 李沛轩 刘丽萍 王雯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723,31960693)。
为研究IgA分泌细胞在家兔幼年组(2月龄)、青年组(5~7月龄)及老年组(36月龄)胃肠道黏膜中的分布特征,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道黏膜中IgA分泌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并对阳性细胞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gA...
关键词:家兔 IgA分泌细胞 胃肠道黏膜 
猪坏死杆菌病临床症状及防治
《猪业科学》2023年第9期89-91,共3页袁克炳 
0前言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病报道,但本病通常不会引起大流行或地方流行性,而是以散发状态发生。但常常给猪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猪只的皮肤、口腔黏膜以及胃肠道黏膜的坏死,严重...
关键词:地方流行性 坏死杆菌 猪坏死杆菌病 传染性疾病 口腔黏膜 养猪场 胃肠道黏膜 症状及防治 
气温升高,需防急性胃肠炎
《科学之友》2023年第7期70-70,共1页崔曼莉 
随着气温升高,急性胃肠炎进入高发期。急性胃肠炎属于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常见病因是摄入了受到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并降低其影响。诱发因素急性胃肠炎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有时候...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 急性炎症反应 诺如病毒 气温升高 患儿症状 常见病因 胃肠道黏膜 
一例犬胃肠炎的病例报告
《云南畜牧兽医》2023年第1期39-40,共2页徐韦婕 周华波 黄满 韦俭 陈樱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0100608)。
胃肠炎是指胃肠道黏膜以及深至黏膜下层组织的炎症^([1]),临床特征有呕吐、腹泻、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是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胃肠炎分为胃炎和肠炎^([2]),以胃炎为主时,犬出现腹痛、食欲不振并伴随呕吐,严重时呕吐物中带血,体...
关键词:水样腹泻 病例报告 胃肠炎 宠物医院 胃肠道黏膜 体温升高 胃炎 南宁市 
IgM分泌细胞在不同年龄家兔胃肠道黏膜中的分布被引量:1
《畜牧与兽医》2021年第10期48-53,共6页刘晓霞 曹婷婷 李沛轩 张睿 刘丽萍 王雪艳 王雯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693,31760723)。
为探讨IgM分泌细胞在家兔胃肠道中的分布特点,选取2月龄(幼年组)、5~7月龄(青年组)、36月龄(老年组)的健康日本大耳兔,采集胃肠道不同部位的组织样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些部位中IgM分泌细胞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IgM分泌细胞...
关键词:胃肠道 IgM分泌细胞 黏膜免疫 家兔 
浅谈化脓隐秘杆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广西畜牧兽医》2021年第4期191-192,共2页漆亚芝 董捷 
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曾被称为化脓放线菌、化脓棒状菌,1997年重新被归类为化脓隐秘杆菌属[1]。化脓隐秘杆菌为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不运动、兼性厌氧、多形性的革兰阳性菌[2]。它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但需在富含血...
关键词:化脓隐秘杆菌 条件致病菌 泌尿生殖道 山梨醇 多形性 兼性厌氧 胃肠道黏膜 鼠李糖 
猪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观察
《中兽医学杂志》2020年第7期97-97,共1页刘显白 
猪的消化不良指的是猪的胃肠道黏膜表层出现炎症,该病症直接影响到胃肠消化,导致猪的胃肠营养吸收功能减退,导致猪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其他疾病。针对其特殊性,注意的是及时的干预和治疗,消化不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在治疗中结合病变的...
关键词:胃肠消化 长途运输 消化不良 中西医 治疗效果观察 胃肠道黏膜 霉败 养殖场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消化不良病被引量:3
《中兽医学杂志》2019年第2期52-52,共1页孙灯英 
猪消化不良病又称胃肠卡他,是胃肠道黏膜表层的炎症反应,使消化器官机能受到扰乱,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食欲不振或废绝。按疾病经过,分为急性消化不良和慢性消化不良。按病变部位,分为胃和小肠为主的消化不良和大肠为主的消化不良。
关键词:慢性消化不良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肠卡他  胃肠道黏膜 炎症反应 消化器官 吸收功能 
蓝舌病诊断和检测类标准的比较分析及建议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第24期111-112,共2页王岩 庞素芬 姜雯 刘陆世 孙淑芳 魏荣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 tongue vires,BTV)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畜主要临床症状为口鼻、胃肠道黏膜出现溃疡性炎症变化。该病可导致胎儿畸形、幼畜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给反刍动物养殖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蓝舌病病毒 国际标准 检测 诊断 反刍动物 热性传染病 胃肠道黏膜 指导性文件 
2017年云南西双版纳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
《兽医导刊》2018年第5期66-67,共2页李书宁 邓恩诚 邓洪 李春蕾 
蓝舌病(Bluetongue disease,BT)是由蓝舌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虫媒病毒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牛,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和胃肠道黏膜严重卡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我国自1979年首次在云南分离到蓝舌病病毒后,湖北、安...
关键词:蓝舌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西双版纳 云南 白细胞减少 胃肠道黏膜 蓝舌病病毒 虫媒病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