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

作品数:592被引量:110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龙张泽华马恩波王广君农向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植物保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皂素对东亚飞蝗取食、消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王铭铭 崔国盈 魏秀红 张勇娟 季荣 张永军 何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协同创新专项(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及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21E0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2101263);新疆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XJNUBS2101)。
为明确茶皂素(tea saponin)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取食、消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分别测定了13.26、82.88、169.89 mg/L茶皂素溶液对东亚飞蝗3龄蝗蝻取食量、消化酶活性、生长速率及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茶皂...
关键词:茶皂素 取食量 消化酶 营养效应指标 生长速率 东亚飞蝗 
FK506结合蛋白FKBP52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被引量:3
《植物保护》2021年第2期37-45,共9页田野 李贝贝 李霜 农向群 张泽华 刘廷辉 王广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0402);国家外专局引智推广项目(GS201901560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RAS-34-07);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草业创新团队专项资金(HBCT20181602032018160203)。
为了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免疫相关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的功能,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FKBP52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龄期中肠中的表达量;克隆并表达了FKBP52基因,纯化获得目的蛋...
关键词:东亚飞蝗 FK506结合蛋白 金龟子绿僵菌 保护酶 
不同温度下东亚飞蝗交配及产卵行为被引量:5
《植物保护》2011年第4期124-125,137,共3页涂雄兵 王广君 农向群 高松 张泽华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6B04-1)
本文通过设置18、21、24、27、30℃5个温度梯度研究温度对东亚飞蝗交配和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东亚飞蝗的交配和产卵行为影响显著。在温度低于24℃时,雌成虫不交配或交配率很低,且不产卵。在24、27、30℃3个温度条件下交配率...
关键词:东亚飞蝗 温度 交配行为 产卵前期 体重 
温度对绿僵菌LA菌株孢子萌发、酶活力及毒力的影响被引量:10
《植物保护》2010年第2期56-60,共5页岳梅 雷仲仁 孟涛 王兆勇 姚君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407);农业行业科技项目(200903021)
为明确温度对绿僵菌LA菌株生物学特性和毒力的影响,采用微室萌发、酶标仪测定A值以及体外涂抹法,对不同温度下LA菌株孢子萌发率、胞外蛋白酶、几丁质酶活力以及对东亚飞蝗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LA菌株在30℃下孢子萌发速率最快,对...
关键词:绿僵菌 东亚飞蝗 孢子萌发率 酶活力 毒力 
保定蝗区土壤绿僵菌对飞蝗高毒力菌株的筛选被引量:10
《植物保护》2009年第5期65-69,共5页田甜 李瑞军 陆秀君 张龙 董建臻 张振波 张怡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5BA529A01);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河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基金
对由保定蝗区土壤中分离到的金龟子绿僵菌中毒力较好的10个菌株,测定了对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僵虫率,并选出3株发病效果好的菌株M6—448、M5—110、M7—355,再采用点滴接种法对1~5龄蝗蝻及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
关键词:保定 金龟子绿僵菌 东亚飞蝗 生物测定 
东亚飞蝗肠道细菌鉴定及其对金龟子绿僵菌拮抗作用分析被引量:4
《植物保护》2008年第4期69-72,共4页赵悦 张泽华 王广君 
通过对室内饲养的东亚飞蝗5龄若虫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共获得8个细菌菌株,16s rDNA鉴定分别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
关键词:东亚飞蝗 细菌 分子鉴定 金龟子绿僵菌 拮抗作用 
群居型与散居型东亚飞蝗飞行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植物保护》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刘辉 李克斌 尹姣 杜桂林 赵萱 曹雅忠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005BA529A01);国家科研院所社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4J15)
在室内对群居型和散居型的东亚飞蝗成虫连续悬吊飞行测试10h,结果表明:群居型东亚飞蝗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最远的累计飞行距离可达65km,累计飞行时间超过7h。不同日龄的成虫飞行能力有显著差异,羽化后4日龄成虫的飞翔能力较弱,以10日龄...
关键词:东亚飞蝗 群居型 散居型 飞行能力 
荒地垦植与洼地育苇对东亚飞蝗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06年第5期92-94,共3页孙福来 
研究了垦荒植棉、种植苜蓿、洼地育苇等措施对东亚飞蝗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垦荒植棉可降低蝗虫密度4.22~4.25头/10m^2;种植苜蓿可降低蝗虫密度1.65~4.1头/10m^2;洼地育苇也对东亚飞蝗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垦荒植棉 种植苜蓿 洼地育苇 控制蝗害 
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非自然因素探讨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05年第6期75-77,共3页任春光 李虎群 张小龙 
东亚飞蝗是引发我国蝗灾的主要种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究其原因,除受异常气候、生态环境及滨湖水位涨落的影响外,还受防治经费、撂挟荒地、监测技术、防治适期、施用农药、防后扫残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 东亚飞蝗 发生 防治 
白洋淀东亚飞蝗暴发原因及持续控制对策被引量:7
《植物保护》2004年第1期67-69,共3页任春光 张书敏 李虎群 
气候变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雨季少雨等气候异常及白洋淀严重脱水、生态环境恶化、秋残蝗种群密度大 和监测防治手段落后,是近年河北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持续大暴发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监测预警,将地理信息 系统和遥感技术引入到防治决...
关键词:白洋淀地区 东亚飞蝗 暴发原因 可持续控制 防治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