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错模型

作品数:123被引量:54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永志张希王双绪江在森许才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长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逆冲断层错动形成变形场及应力场的有限元模型——以映秀-青川断层为例被引量:7
《地震地质》2013年第4期721-730,共10页白玉柱 周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特大地震危险区识别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2012BAK15B00);"地震科技人才骨干项目"共同资助
为了研究逆断层受到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应力作用下发生逆冲构造运动时造成的变形以及相应的应力场分布,以龙门山中央断层映秀—青川段为例建立了逆冲断层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为单个逆冲断层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过程中龙门山中央断...
关键词:龙门山断层 地表变形 有限元 位错模型 
Defnode负位错模型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5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赵静 江在森 武艳强 刘晓霞 魏文薪 王阅兵 李强 徐晶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1-06;2012BAK19B02-02)
利用模拟数据和实测GPS速度场,分析了断层倾角、权值f、数据空间分布等对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的影响。模拟数据反演结果表明,在低倾角与高倾角条件下反演结果均具有高度可靠性。龙门山断裂带实测GPS速度场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具有...
关键词:Defnode负位错反演 可靠性 稳定性 龙门山断裂 断层闭锁 
汶川地震形成位移场的空间分布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第1期29-37,共9页白玉柱 周庆 徐锡伟 徐杰 周本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特大地震危险区识别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2012BAK15B01)资助
采用Yoshimitsu Okada及Steketee的断裂位错模型和汶川地震现有成果,通过坐标转换和合成矢量的方法将断裂位错模型用于映秀—北川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和北川—青川断裂组成的断裂系统的错动研究中,理论上计算龙门山近断裂地区的水平位...
关键词:位错模型 位移场 断裂 
改则Ms6.9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模拟被引量:5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第B08期1-6,共6页谭凯 乔学军 游新兆 王琪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5B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4014;40674054;40304002);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科技发展基金(IS200726005);地震科学联合基金(606001)
以InSAR同震形变场为约束,采用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利用试错法对2008年西藏改则县扎西错Ms6.9地震断层几何形状进行格网搜索寻优模拟。观测值离散化得到1 010个数据总集,并重采样80次得到80个数据子集,每个子集之间存在微小的...
关键词:改则地震 INSAR 同震形变 断层几何形状 位错模型 
滇西区域水准观测的负位错反演与应变积累分析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07年第3期216-222,共7页张希 江在森 张四新 王双绪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A07130);"十一五"国家科研计划支撑项目(2006BAC01B02-02-03)共同资助.
利用1981~2006年滇西地区5个时段的区域水准观测资料,借助负位错模型反演,参考典型大震应力触发计算及跨断层等形变观测结果,研究了活动块体边界断裂应变积累的状况、分段差异性、时空演变及其与强震孕育—发生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
关键词:区域水准 负位错模型 应力触发模型 应变积累 滇西地区 
川滇地区近期地壳运动的应变积累被引量:17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第4期8-15,共8页张希 张四新 王双绪 张晓亮 陆明勇 王文萍 
"十一五"国家科研计划支撑项目(2006BAC01B02-02-03);地震科学联合基金(A071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10)
利用1994~2006年川滇地区GPS和区域水准观测资料,借助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结合近年来跨断层形变总体特征,研究了川滇地区构造块体及其边界断裂的应变积累状况与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川滇地区总体呈现能量积累为主的构造应力态势...
关键词:负位错模型 GPS和区域水准资料 跨断层形变 应变积累 川滇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