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通量

作品数:94被引量:80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秀枝仝川肖薇赵佳玉张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湖流域不同高寒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生态科学》2024年第6期31-42,共12页蒋莉莉 陈克龙 周华坤 谢宝华 朱锦福 左弟召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C0403601);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18-ZJ-T09);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19-ZJ-706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变化成为热点议题。以青海湖流域瓦颜山和鸟岛湿地为研究对象,设降水梯度为减雨50%(P_(-))、自然对照(P_(0))、增雨50%(P_(+)),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降水对两种湿地CO_(2)、CH_(4)、N_(2)...
关键词:青海湖 高寒湿地 模拟降水 温室气体 
城市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87-94,共8页刘源 李晓晶 秦富仓 王博 段玉玺 杨制国 宁静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03066);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内蒙古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3JBYJ021)。
以呼和浩特树木园3种不同植被类型城市绿地(杨树人工林、灌木林、草地)为供试样地,运用PS-3000超便携式土壤温室气体测量系统测定了土壤CO_(2)和CH_(4)通量,并同步测定环境水热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研究了3种类型城市...
关键词:城市绿地 植被类型 温室气体 影响因素 
温度升高对中国东北地区湿地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湿地科学》2024年第5期808-821,共14页王勇思 孙丽 王宪伟 宋长春 杜宇 连继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22和42330607)资助。
中高纬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近几十年来,该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远高于全球平均增温幅度。中国东北地区地处中高纬度,是中国湿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区域内湿地碳氮循过程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基于文献分析,归纳总结了温度升高...
关键词:温度升高 东北地区湿地 CO_(2) CH_(4) N_(2)O 通量 源汇 
添加生物质炭对大青山油松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8期120-125,133,共7页李顺顺 高健 李长生 马秀枝 姚慧芳 韩磊 冯辉 冯茹 崔昕远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MS03054)。
为明确添加生物质炭对大青山油松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向人工林地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添加比例分别为CK(0)、B1(1%)、B2(3%)、B3(5%)、B4(8%)5个处理,添加量分别为0、5、15、25、40 g。培养...
关键词:油松林土壤 生物质炭 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通量 土壤性质 
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林浩 林伟盛 张磊 陆宇明 卢胜旭 王海珍 曹平丽 郭剑芬 
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2022I0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4);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21R1002004)。
森林作为CO_(2)、CH_(4)、N_(2)O的重要源或汇,其经营管理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烧管理对森林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且少有研究评估不同营林措施对3种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研究采伐剩余物...
关键词:采伐剩余物 温室气体通量 杉木人工林 
短期增温对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张晓璞 马秀枝 李长生 吴天龙 吴昊 梁芝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MS03054)。
[目的]揭示内蒙古大青山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趋势和影响,为温室气体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排放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OTC(开顶式增温箱)模拟大气温度升高,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野外原位观测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
关键词:模拟增温 油松人工林 温室气体 温带森林 
根河源湿地公园不同下垫面土壤理化性质与温室气体通量关联性研究
《现代园艺》2023年第21期53-57,共5页王新园 李依倩 马秀枝 李长生 田弘 杨林 梁蕾 张志杰 
内蒙古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项目(2022YFYZ0003)。
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下垫面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各异。选取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源湿地公园3种主要的下垫面,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9年生长盛季(7-8月)进行了大气-土壤温室气体通量(CO_(2)、CH_(4)和N_(2)O...
关键词:根河源 土壤CO_(2)、N_(2)O、湿地CH_(4) 土壤温室气体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河流湿地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被引量:3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11期384-397,共14页陈辛安 薛璟 王宪伟 孙晓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2572020BA06,2572021DS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87044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No.LH2020C033)。
河流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21年6—10月对河流湿地河心区、河滨植被区、灌丛沼泽区以及森林沼泽区的主要温室气体(CH_(4)、CO_(2)、N_(2...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 温室气体通量 河流 沼泽 时空动态 
温室气体通量测量方法及进展被引量:5
《光学学报》2023年第18期82-94,共13页岳斌 余赛芬 董晶晶 魏天问 袁金龙 章振 唐大为 夏海云 
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温室气体通量测量方法,包括针对地球生态系统通量的测量方法和针对人为排放通量的测量方法。梳理了地基原位通量测量网络、地基和星载被动遥感技术和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主动遥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当前测量...
关键词:遥感 温室气体通量 生态系统通量 人为排放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气界面CO_(2)、CH_(4)扩散通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三峡水库为例被引量:5
《湖泊科学》2023年第2期449-459,共11页欧阳常悦 秦宇 刘臻 梁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9026);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22402)联合资助。
传统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监测方法具有诸多局限,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大多基于数学统计层面。对此,本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预测和分析。本研究采用2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F)...
关键词: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温室气体通量 预测 三峡水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