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保护

作品数:655被引量:1247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继富谈国新王永桂孟荣涛刘魁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黄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化遗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国生态博物馆的创设缘由及其影响被引量:1
《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120-128,共9页胡小宇 
上世纪六十年代,各种思潮在西方风起云涌,法国克勒索生态博物馆在此背景下诞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克勒索生态博物馆建立于施耐德家族一手打造的钢铁工业遗址之上,其创设理念是倡导社区参与、没有藏品的博物馆,并希望以此推...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 文化生态保护区 克勒索 非遗 社区 
论民俗学的地方性概念及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再认识被引量:3
《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109-119,共11页李牧 
南京大学新时代文科卓越研究计划“中长期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2300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地方性”是北美民俗学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概念,贯穿了其历史全过程。“历史-地理”学派、区域民俗、城市民俗,以及跨境/跨文化的民俗传播和虚拟社区中的民间话语呈现等,便是“地方性”问题的具体表征。通过对北美民俗学界有关“地方性...
关键词:地方性 历史-地理学派 区域/城市民俗 跨国主义 虚拟社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的实践模式与可持续路径研究被引量:8
《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42-50,共9页谈国新 何琪敏 
云南省教育厅项目“滇西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M012020055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项目“乡村文化资源分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M09201905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切合时代趋势的发展路径,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必然选择和要求。保护区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既对非遗顺应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二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旅游业 实践模式 可持续发展 发展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协同立法模式探究被引量:6
《文化遗产》2022年第5期27-35,共9页妥学进 
国家民委2019年领军人才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法律保护制度完善研究”(项目编号:PMSR20002);湖北省人大2022年年度课题“民族地区人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以武陵山区恩施州湘西州协同发展为例”(项目编号:HBRDYJKT2022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行法律法规为非遗领域协同立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而国务院部门之间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实践经验为其提供了参考,同时,各地协同立法的尝试及非遗项目、非遗事务、非遗经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公园的跨越性,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非...
关键词:非遗 文化生态保护区 协同立法 区域立法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性及其发展方向被引量:8
《文化遗产》2018年第4期24-30,共7页赵艳喜 
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公共性视域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DH7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一个创举,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基于公共目的和公共利益建设,由政府主导,利用公共资源,强调民众参与和民众共享建设成果。这使其超越单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呈现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公共性 融合共建 
文化生态保护中的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主体保护——以广东连南排瑶文化生态保护为例被引量:4
《文化遗产》2018年第1期151-158,共8页詹双晖 
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2014年度重点课题"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研究"(项目号WT1801)成果
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主体的有效保护。针对广东省最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连南瑶族聚居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按全面整体保护、特色村寨保护与遗址保护三类标准对连南...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 连南排瑶 文化空间 文化传承主体 
浅论非遗在文化生态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榄菊花会”为例被引量:4
《文化遗产》2015年第4期110-114,共5页林凤群 
小榄菊花会具有800多年历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1月,小榄菊花会的诞生地——中山市小榄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设立广府文化(中山小榄)生态保护实验区。本文通过小榄菊花会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保护 地位作用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102
《文化遗产》2013年第5期1-12,157,共12页黄永林 
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文科技函〔2011〕821号)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阐释"文化生态"与"原生态文化"两个相关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探讨了"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创新,尤其重点研究了在"文化生态"理论观照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整体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 
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被引量:17
《文化遗产》2011年第1期17-22,157,共6页吴效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至今没有形成清晰的学术发展脉络,积累有价值的理论认识。作者通过广泛阅读,选取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建设三个当前重要的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 梭嘎生态博物馆 民俗学 公共文化建设 
桑蚕生产民俗的文化生态保护:以杭嘉湖为例被引量:4
《文化遗产》2011年第1期23-29,共7页顾希佳 
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蚕桑生产民俗的文化生态保护:以塘北村为个案"(项目批准号:09YJAZH02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以杭嘉湖地区为例,讨论蚕桑生产民俗的内涵和外延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在现代化进程中,蚕桑生产民俗的生存状况如何?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蚕桑丝织 民俗 文化生态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