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作品数:31026被引量:34261H指数:4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单霁翔孙志国张继焦彭兆荣闵庆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化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中市:千年平遥古城正青春
《文化月刊》2023年第12期30-31,共2页平川 
“一座晋中城,半部中国史”。平遥古城、介休绵山、乔家大院、红色太行圣地……“晋商故里”—山西省晋中市,有着晋商文化与历史地理文化贯通融合的文旅优势。作为晋中旅游业的一面旗帜,平遥古城的文旅融合颇具典型意义。平遥古城是一...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 中国史 乔家大院 晋商文化 晋中 
在世界文化遗产里重新认识山西被引量:1
《文化月刊》2023年第12期42-43,共2页平川 
山西之美,美在风光壮美、历史厚重、人文荟萃。三晋大地之上,有一座拥有2800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县城,有一个开凿始于北魏时期的石窟,有一片见证2000多年佛教演变史的寺庙建筑群。3项世界文化遗产,每一处都镌刻着厚重的历史,是无数游客心...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 北魏时期 演变史 人文荟萃 三晋大地 石窟 晋中市 
浅析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区域合作
《文化月刊》2023年第9期41-43,共3页陈姗姗 
大运河带动了南北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运河流域的延伸也让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与融合。大运河山东段作为文化遗产廊道,沿线流域内承载着厚重的齐鲁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运河资源逐渐被重视、被深度开发利用,这其中的一些行...
关键词:运河文化 山东 区域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意义及其措施被引量:1
《文化月刊》2023年第8期44-46,共3页杨晓蕾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对当今社会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思想文化和风俗观念领域,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或一个族群最为珍贵的文化特征,也成为其文化的内核。
关键词:非遗 保护 传承 市场化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建设数字化文旅新场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文化月刊》2023年第8期24-25,共2页马力 
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以业务需求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逐步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博物馆的展览...
关键词:文博事业 智慧服务 智慧博物馆 直隶总督署 文化遗产保护 现代科技手段 智慧管理 智慧化 
“传”与“创”让传统戏曲“活”起来
《文化月刊》2023年第5期52-53,共2页崔迪 陈欣雨(指导)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
关键词:文化遗产 传统戏曲 集体学习 中华文明 不可替代 不可再生 社会氛围 
关公造像艺术展:触摸瑰宝 赓续文脉
《文化月刊》2023年第5期88-89,共2页傅文元 
关公有着忠义仁勇的品格,是肩负护国佑民担当的象征。历时1800多年的崇祀与褒封,关公俨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和精神符号。关公信仰跨越地区广,时空影响极其深远。解州关帝庙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之一,是关公精神物化最...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关公信仰 解州关帝庙 精神符号 神圣殿堂 时空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伍映方:推动古技复活与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化月刊》2023年第3期14-14,共1页李克亮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他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行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路上,他就是宜春市靖安县靖窑陶瓷坊创始人伍映方。为探寻与恢复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断代了的珍贵古法陶瓷技艺,伍映方30年潜心研究,竭尽所能...
关键词:国家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技艺 全国技术能手 黑釉瓷 复活 靖安县 宜春市 
苏海珍:凝聚民族共识,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月刊》2023年第3期15-15,共1页李克亮 
苏海珍是一名海边长大的京族姑娘,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传承人,她长期致力于京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多年来,她不断改良创新独弦琴及其表演形式,推动独弦琴艺术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公益普及工作,培养了一...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 独弦琴 京族 保护和传承 海珍 国家级非遗 进社区 改良创新 
杭州市余杭区:保护修缮让乡土建筑焕发新活力
《文化月刊》2023年第1期26-28,共3页雷晓伟 
保护修缮乡土建筑作为2022年度杭州市级民生实事项目,肩负着守护历史文脉、寄托记忆乡愁的社会责任,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土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地域特点与时代风格,凝聚了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为做...
关键词:乡土建筑 保护修缮 历史文脉 民生实事 文化遗产 优先目标 余杭区 乡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