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植

作品数:95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位夫谢贵水蒋菊生王岳坤蔡明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徐闻县农业局中国轻工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甘蔗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福建省科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冬植甘蔗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2024年第S1期101-103,共3页丁春华 鲁凤书 余常山 沈云峰 陈星建 赵国安 
保山市蔗糖产业需改变种植制度,发展冬植甘蔗,大力推广“双高”甘蔗良种良法,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探索药、膜、肥、水一体化技术,以确保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冬植甘蔗 高产栽培技术 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屯昌冬植苦瓜栽培技术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7年第8期25-25,共1页林明圣 
屯昌是海南省重要冬季瓜菜生产基地之一,苦瓜是其中主要蔬菜之一.苦瓜冬季栽培技术要求高,选用优良品种、强化栽培技术管理,对于保障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苦瓜 冬植 反季节 栽培技术 屯昌 
冬植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龙陵县蔗区的应用与成效
《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3期109-110,113,共3页饶世刚 
本文针对龙陵县蔗区甘蔗栽培由平坝水田向旱坡地转移,导致甘蔗单产低而不稳的实际。通过在旱坡地上改变传统栽培模式(春、夏植)进行冬植,通过比较,冬植确实是旱坡地甘蔗增产、增效的科学种植模式,进行大面积上示范推广,对龙陵县蔗糖业...
关键词:甘蔗 旱坡地 冬植 地膜覆盖 
冬植甘蔗栽培要点被引量:1
《农村新技术》2016年第11期12-13,共2页唐坤宁 
冬植蔗栽培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抓好下种后的萌芽出土成苗,而温度和水分是同时影响冬植蔗萌发成苗的两个重要因素。下面介绍冬植蔗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栽培要点 冬植甘蔗 冬植蔗 成苗 萌芽 下种 水分 
施用稀土微肥对冬植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广西糖业》2016年第2期7-9,共3页李柳英 周延革 全志强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甜恬"稀土微肥对冬植蔗的月生长速度、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甜恬"稀土微肥可以使冬植蔗的月生长速增加,甘蔗的株高、茎径和单茎重等都较对照有所增加,生长状况得到改善;提高甘蔗产...
关键词:“甜恬”稀土微肥 冬植蔗 产量 蔗糖分 
洞庭湖地区棉田冬植马铃薯的优势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棉花科学》2016年第1期58-60,共3页杨春安 李玉芳 唐志军 王云高 
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地区近两年兴起的棉田冬植马铃薯的调研,总结了洞庭湖地区棉田种植马铃薯的优势,并介绍了以早熟适销品种、优质脱毒种薯、重施基肥、棉秆粉末加黑色地膜覆盖为核心的棉田马铃薯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为积极推行棉薯轮作...
关键词:洞庭湖 棉田 马铃薯 优势 栽培技术 
新种的甘蔗如何预防病虫害
《广西糖业》2015年第6期46-46,共1页
冬季(立冬至立春)播种的甘蔗属冬植蔗,属全年温度最低的一个植期。在广西北纬26度以南蔗区,冬季5厘米以下的土温一般在10~17℃,不会直接冻死蔗芽。所以,种好冬植蔗的成功关键是保湿、防病和保苗。冬植蔗栽培注意事项如下。
关键词:防病虫害 甘蔗属 新种 冬植蔗 冬季 播种 植期 蔗区 
冬植蔗的栽培管理
《云南农业》2015年第10期71-72,共2页娜目来 
1冬植蔗的优势1.1产量比春植蔗高冬植蔗比春植蔗提早下种期,因而延长了生育期;同时,冬植蔗下种时,土壤中积蓄的秋季雨水尚未大量蒸发,强墒下种,有利于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坡地甘蔗萌芽;冬季的地温高于气温,冬植蔗根系发育良好,为地上部分...
关键词:春植 生育阶段 灌溉条件 种苗质量 蔗种 蔗汁 蔗糖分 伸长期 分蘖率 蔗区 
广东省化州市2014年秋、冬植辣椒的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
《北京农业(上旬刊)》2015年第7期36-37,共2页曾亚平 刘付玉俊 陈鹏希 赖权杰 
广东省化州市地处粤西,是我国重要北运菜生产基地,是秋、冬种北辣椒的创始地,由于多年种植,加上管理的不规范致使辣椒的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基于此,详细分析2014秋冬种辣椒的发病特点,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供化州市及同条件的其他市...
关键词:化州市 北运 生产基地 牛角椒 露地种植 指天椒 圆椒 线椒 辣椒种植 细菌性叶斑病 
冬植马铃薯田杂草种类调查被引量:4
《广西植保》2015年第2期25-26,共2页梁玉娥 宾光华 黄主龙 冯善伟 宁国利 
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200903004)
调查结果表明,玉州区冬植马铃薯田杂草共有10科26种,其中禾本科1种,占3.85%;菊科10种,占38.46%;十字花科5种,占19.23%;蓼科3种,占11.54%;石竹科2种,占7.69%;藜科、唇形科、茄科、苋科、毛茛科各1种,分别占3.85%。牛繁缕、看麦娘、腋花...
关键词:马铃薯田 杂草 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