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精神

作品数:767被引量:7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剑云赖大仁李建军刘培王小舒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西部文学精神的承续与弘扬——以红柯与雪漠的小说为中心
《西部文艺研究》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樊娟 
中国西部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与风物,也蕴含着丰富的不同于别处的精神资源。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如何凸显中华文明优势建构精神高地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以文学方式进行文明溯源时,则可发现西部文学正逐渐摆脱苦难与...
关键词:新西部文学 红柯 雪漠 民间文学 民间艺术 
家国情怀:中国文学精神溯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文学考察
《文学遗产》2024年第6期4-18,共15页郭杰 
悠久璀璨的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结合丰富历史材料,追溯和揭示中国文学精神之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深刻现实意义。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夏商周三代文学,堪称一脉相承、前后连续的有机整体,而成熟...
关键词:三代文学 中国文学精神 文明连续性 家国情怀 礼制传统 
承继“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精神 擦亮“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品牌
《阅读与成才》2024年第6期15-16,共2页张顺 
“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自2022年创设,由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主办,获得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支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童书中心承办。早在1981年,陈伯吹先生就将5万5千元稿费捐出来,设立了“...
关键词:上海译文出版社 儿童文学创作 文学奖项 陈伯吹 任溶溶 周锐 任大霖 张秋生 
布瓦洛诗学的古典主义标签榷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77-184,共8页王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ZW008)。
布瓦洛诗学不完全等同于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其诗学内容的主要部分,但不容忽视的是其中也蕴含激情、感性、诗意的非古典主义思想。布瓦洛诗学与古典主义的一致性与异质性并存的复杂样态凸显了文学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张力关系,折射出...
关键词:布瓦洛诗学 古典主义 文学精神 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中国古代文学精神
《文学遗产》2024年第5期27-37,共11页陈才训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只有从历史维度即从历史逻辑与历史经纬出发,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置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脉中加以阐发,才能为当代文艺提供精神滋养,更好地赓续中华文脉。具有政教功...
关键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历史逻辑 守正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精神 
大湖滋养了我的精神和文学——关于沈念《大湖消息》的对话
《艺术广角》2024年第4期131-136,共6页沈念 李徽昭 
对于沈念而言,浩浩汤汤的八百里洞庭是他的创作源头,更是他的精神原乡。大湖所具备的品格与特色,滋养了他身为原住民的文学风骨,孕育出了其作品中的地方特色。以散文集《大湖消息》为例,通过此次对谈我们能够进一步清晰感知鲁迅文学奖...
关键词:《大湖消息》 文学精神 文学情感 
礼典的编纂与唐代文学精神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2期43-59,189,共18页金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至北宋礼制与文学研究”(19CZW033)。
唐代儒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首先体现在礼制的重塑中。太宗至玄宗期间,《贞观礼》《显庆礼》《开元礼》这三部礼典的相继编成,令唐代的礼仪制度趋于完备,也为南北朝时期分裂混乱的儒学思想找到了融合统一的方案。同时,因大量的文人参与...
关键词:唐代 礼典 儒学 文学 文儒 
数字时代影像奇观对文学精神的扩展与消解——以《让子弹飞》《智取威虎山》《刺杀小说家》的改编为例
《河北画报》2024年第10期157-159,共3页祁浩扬 
数字时代电影的影像出现了新的特征,画面质量更高,影像更加充满科技感和吸引力。作为文学改编的电影,一方面,数字时代的影像的表现力更加强大,拓展了电影的创作手法,也实现了对文学作品中想象力元素充分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过度追求奇...
关键词:数字时代 影像奇观 文学精神 扩展与消解 
继承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精神的文化主体性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24年第2期4-17,共14页张政文 
中国古代文学精神的文化主体性以高度的理性化、自觉性、自主性和致用化为其基本规定性。简言之,理性化特质聚焦在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上,世代传承,形成了完整的理性结构与体制;自觉性特征展现在自觉地运用文学审美性去观照世界和关注人...
关键词:继承 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精神 文化主体性 
现实主义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创新实践探究——以电视剧《人世间》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24年第4期238-241,共4页黄静 
在中国文学史上,各种文学思潮、创作流派不断涌现,但从文学发展的主线来看,现实主义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新的时代背景下,得益于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和技术的革新,多元化的传播场域也让现实主义文学以更多形式呈现,影视化改编就是其中一种...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 新精神景观 艺术化 影视化 文学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